农产品促消费首在优化供给

2025-08-05 06:38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冯虎)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农产品促消费首在优化供给

2025年08月05日 06:38   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首场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日前在江西南昌举办,2000家农业龙头企业推出2万多种特色产品,600多家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积极响应。不久前,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推出23项具体举措,扩大农产品消费。促进农产品消费,成为热议的话题。

当前,农产品消费总体稳定,但供需结构还不够理想。一方面,农产品琳琅满目,但也让人难以选择,消费者困惑于“不敢买”“不会选”“买不到”,有时候花了钱,到手的却不是心仪的产品;另一方面,很多优秀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好物难觅知音,生产者困惑于明明是好东西,可市场认可度低,没能卖出好价钱。这里面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供给结构不尽完善的问题,也有成本和价格控制的问题,还有市场营销和流通渠道的问题。

近年来,部分农产品价格相对低迷,一大原因是消费增速不及生产增速。促进农产品消费既是应时之举,也是长远之策。从消费总量看,伴随收入增长和期望提高,吃饱吃好始终是刚性需求,农产品消费规模依然庞大。从消费结构看,人们更注重健康饮食。目前,豆制品、乳制品等优质蛋白摄入依然不足,消费提升空间很大。打破供需错位,首先要优化供给端,推动生产更好适配需求,实现消费拓展。

瞄准需求变化,满足消费者期待。如今,消费农产品不再只为了填饱肚子。消费者理念已发生变化,既务实理性,讲究物有所值、追求性价比,也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注重社交属性、精神需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仅关注品质与安全,比较价格和品牌,还注重体验感、互动性。市场在哪里,生产就优先哪里。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农产品供给就要更多元更优质更灵活。

质量分级是基础。智利车厘子颇受国内市场欢迎,其成功之道是标准化做得好,按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按颜色划分为3个等级,实行不同等级不同价格。消费者在网上下单时,就对产品有稳定预期。由于千家万户分散经营,我们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深圳2024年率先获批水果质量分级试点,通过建立追溯、外观、口感和营养在内的“1+3”评价体系,将水果分为三个“深标”等级,取得良好效果。从全国看,率先从水果、牛肉等产品入手,探索建立品质评价和分级标准,推动分级上市,有助于优质优价,将成为生产者的指挥棒。

还要用好加工手段。供给不仅包括初级农产品,还包括加工农产品。加工是农产品的第二次生命,有助于卖得更多更好。例如,刺梨的营养价值被很多人认可,但是原果的口感大家不一定都能接受,加工成刺梨汁就好多了;又如,羽衣甘蓝被誉为减脂必吃,但其口感苦涩,加入新茶饮后,成为当前饮品界的“香饽饽”。去年,羽衣甘蓝价格仅几角一斤,有的甚至一度卖不出去,如今能卖到几元一斤。新的消费渠道与场景崛起,推动了轻食产品、养生茶饮、运动营养代餐等农产品消费增长。

优化供给端,并不是越高端越好,更不是卖得越贵越好。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品质可靠的产品是农业的天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不是一窝蜂搞所谓高端农产品。千元一斤的荔枝,消费者只是极少数。农产品促消费,不是要把荔枝都搞成千元一斤,而是要让十元一斤的荔枝畅销,让消费者和生产者共赢。14亿多人口的大国,农产品必然是百花齐放,各价位各层次的品类都要有而且也都会有。让每一类产品都找到对应的消费群体,让每一种合理需求都对接到合适的供给,这是促进农产品消费的目的。(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