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香港房屋局及建筑署主导,中国建筑工程(香港)有限公司设计建造的启德世运道简约公屋项目举行第一期平顶仪式。作为香港特区政府“简约公屋”计划中规模最大、单位数量最多的工程,世运道简约公屋项目的高效推进为香港公营房屋建设探索出创新高效的路径。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房屋局局长何永贤及建筑署署长李翘彦等出席活动。

启德世运道简约公屋第一期平顶仪式现场
为了纾解香港基层市民的住房难题,香港特区政府于2022年施政报告中提出“简约公屋”计划,目标是在2027至2028年度前完成兴建约30000套公屋。“改善居住环境意义重大。世运道项目自2023年12月动工,仅用19个月即完成一期3栋17层住宅的主体结构建设,进度来之不易。”黄伟纶表示。

第一期最后一块MiC模块吊装
据了解,启德世运道项目是“简约公屋”计划的核心工程:分两期建设,共将提供7栋17层住宅、总计超过10700套公屋,约占整个计划的三分之一。项目一期包含3栋大楼,约3 000套公屋,预计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竣工并交付使用。
项目位于前启德机场旧址,周边涉及文物保护区域,且地下遗留大量机场结构和桩柱,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为兼顾文物保护要求与工程效率,承建该项目的中建香港团队因地制宜,分别采用“非撞击式打桩(大口径磨桩)”和“撞击式打桩(工字桩)”的施工方案,其中撞击式打桩桩柱平均深约55米,非撞击式打桩最深接近90米。施工高峰期,中建香港投入超过30部桩机同步作业,并优化后续大规模桩帽施工流程。在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创新应用“铁模加铝模混搭”工法,显著提升施工效率。
启德简约公屋项目从启动之初就承载着双重使命,既要高效缓解住房供应的迫切需求,同时还肩负着探索实践建筑工业化“香港模式”的重要任务。为此,项目团队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优势,将约70%的工序前置至珠海、江门等地的房屋智造工厂完成,通过标准化、工业化生产保障品质。

房屋智造工厂里正在作业的装修机器人
在施工现场,项目团队创造性设计的高精度柔性结构体系与新型模块连接节点技术,实现了“30分钟安装一模块”、“3天建成一层”的建造速度,使项目一期从开工到完工仅需约22个月,较传统建造方式周期缩短近60%,极大缩短了轮候家庭的等待时间。
同时,中建香港自主研发的C-SMART工程管理数字平台实现了人员、物资、进度、流程的全方位智慧化、精细化管理,物资从工厂到工地全程“一键可查”。此外,项目采用的MiC模块支持100%拆卸及重复利用,可有效减少建筑废弃物,为香港探索循环建筑体系、践行绿色建造理念、助力碳中和目标提供了示范。

C-SMART工程管理数字平台
在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响应“住有所居”民生期盼的同时,中建香港还积极融入社区、履行社会责任。自2023年12月动工以来,团队以“共建幸福启德”为目标,已累计组织开展了11场多元化的社区及义工活动,吸引逾70位地盘义工走进临近校园及社区,服务近千位周边居民、学生,将工程建设的热情延伸至社区关怀,以实际行动促进邻里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中建香港义工分会组织开展社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