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不断夯实

2025-08-02 05:53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苗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不断夯实

2025年08月02日 05:53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北京8月1日讯(记者纪文慧)国家发展改革委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目前,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已基本下达完毕。今年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将于10月份按计划下达,届时将完成全年3000亿元的下达计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周陈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在顶住外部压力、消化累积风险的情况下稳中有进、好于预期,主要宏观指标表现良好、经济运行彰显强大韧性、新动能加快发展壮大,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显现。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5%,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重点商品消费持续升温,今年以来“以旧换新”已带动商品销售额超过1.7万亿元,上半年限额以上家电、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长30.7%、24.1%,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0.3%。

“消费持续健康发展是供需双向奔赴的结果,既在于稳定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也在于以高品质供给持续引领创造新的需求。”周陈表示,消费是最终需求,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惠民生和促消费,推动出台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上下协同形成扩消费有力“组合拳”。下一步将从增强消费能力、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持续优化消费供给三方面入手,让大家敢消费、能消费、愿消费。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下降至14%,为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节约全社会物流费用超过1300亿元;全国跨省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18.2%,占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前4月,全国省际贸易销售额占全部销售收入比重为40.4%,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反映了市场交易成本在降低,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国家发展改革委体制改革综合司司长王任飞表示,随着“四梁八柱”基本建立、社会共识明显增强、建设效果不断彰显,统一大市场对集聚资源、推动增长、激励创新、优化分工、促进竞争的作用日益增强。接下来将围绕“五统一、一开放”的基本要求,聚焦重点难点集中攻关,以更加有力有效举措,落实好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各项部署。

前不久,国务院召开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强调把发展的战略立足点放在做强国内大循环上,以国内大循环的内在稳定性和长期成长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周陈表示,进一步做强国内大循环要围绕千方百计稳定就业、深挖潜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支持地方打造更多发展亮点、统筹发展和安全等方面抓好各项工作贯彻落实。在全方位扩大内需、增强国内大循环韧性方面,重点是自上而下、软硬结合、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在可持续的基础上,研究稳妥接续“两新”政策。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报批加快设立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推动民营企业更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

企业对市场感受最直接、最灵敏。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蒋毅透露,2023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今年以来,多次听取企业对“十五五”规划的建议,不少真知灼见已经落实到规划编制等工作中。比如,对企业普遍关心的“内卷式”竞争问题,正统筹采取修订法律、出台政策、完善标准、强化行业自律等举措,加快推动整治“内卷式”竞争问题。

关于下一步经济工作,周陈表示,一方面,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好已部署的各项政策举措,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生动力,稳住经济大盘。另一方面,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常态化开展政策预研储备,不断完善稳就业扩内需政策工具箱,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及时推出,统筹今明两年政策衔接、工作衔接,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努力实现物价水平合理回升、社会就业大局稳定与经济增长的优化组合。

(责任编辑:苗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