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多样创新 西藏多地构建社区服务新空间

2025-08-01 15:54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苗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多样创新 西藏多地构建社区服务新空间

2025年08月01日 15:54   来源:中国经济网   马瀚明

7月23日至29日,中国经济网记者随“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丽西藏”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山南市的多个基层社区,深入了解当地在基层服务方面的创新举措。

通嘎社区:打造一站式服务 共筑幸福家园

通嘎社区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城区西大门,近年来,该社区积极探索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通嘎“e”站。中国经济网 马瀚明摄

自2014年起,通嘎社区着手打造拉日山地公园项目,投资3000余万元,种植各类花果树木2600亩,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为社区居民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径。部分居民转型成为专职护林员,薪资收入稳定。此外,社区还成立了园艺绿化公司,不仅进一步提升了社区的植被覆盖率,还为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通嘎社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忘回馈居民。2025年,社区召开了集体经济分红大会,按照标准进行分红,并额外发放酥油等物资,让居民切实感受到了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

社区还打造了通嘎“e”站,提供一站式服务,让居民办事更加便捷高效。通嘎“e”站自运行以来,受到了社区群众和周边商户的一致好评。

鲁固社区服务V站:便民服务新空间

位于拉萨市城关区的鲁固社区党群服务V站,自2023年5月25日正式揭牌投入使用以来,已成为社区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该V站占地面积70平方米,由北京市“两区两县”援藏资金支持建设,旨在为社区居民及游客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便民服务。

鲁固社区党群服务V站。中国经济网马瀚明摄

V站内设有休息区、图书阅览区、民族手工艺品展区、儿童娱乐区及母婴室等多个功能区域,充分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休息区内,座椅、微波炉、茶饮等一应俱全。图书阅览区则藏书丰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民族手工艺品展区展示了鲁固社区群众亲手制作的精美工艺品,不仅展现了社区的文化特色,更为民族手工艺品制作者拓宽了销售渠道,实现了增收致富。

据了解,V站将每月25日定为“爱心公益服务日”,V站内会开展“公益缝补”“爱心义剪”“配钥匙”“爱心义诊”等一系列便民服务。这些看似微小的服务,却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让更多人认识V站、走进V站,享受各项便民利民服务。

红星社区:打造城市社区新平台

山南市乃东区结莎街道红星社区聚居着汉、藏、回、门巴、珞巴等23个民族居民,是典型的多民族混居城市社区。

红星社区红“新”驿家。中国经济网 马瀚明摄

社区创建并探索“六微六融”模式,即打造“微空间”,阵地融“魂”;组建“微团队”,多方融“力”;创新“微邻里”,服务融“心”;点亮“微心愿”,圆梦融“情”;抓好“微治理”,居民融“合”;实施“微调解”,资源融“聚”。通过“六微六融”工作模式的实施,红星社区在民族团结、基层治理、为民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社区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社区还精心打造“15分钟生活圈”,建设了红石榴家园、青年人才驿站、红“新”驿家、向日葵之家、梦想书吧、运动小站等“24小时不熄灯”服务阵地。这些“微空间”不仅是各族群众的学习园地、就业帮扶站、心理疏导室,更是促进民族交往和交流交融的“连心桥”。据统计,各服务阵地年均服务群众超1万人次,成功营造了各族人民一家亲的浓厚氛围。(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瀚明)

(责任编辑:苗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