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武清推动京津产业新城加快发展

2025-08-01 10:43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朱晓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天津武清推动京津产业新城加快发展

2025年08月01日 10:43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周琳

为加速落实今年3月份发布的《关于支持武清京津产业新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日前,天津市武清区对照天津市下发重点任务清单,制定印发实施方案,全力推动京津产业新城主动融入区域一体化、积极服务京津同城化、引入创新发展新动能。

7月30日,天津市武清区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该区推动《关于支持武清京津产业新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落地情况。武清区委宣传部供图

天津市武清区副区长、京津产业新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松林介绍,武清京津产业新城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重点建设的“4+N”功能承接平台之一。为支持新城高质量发展,武清紧贴新城实际需求,制定了包括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不断提高社会治理能力,4个方面共16条政策措施,聚焦在下放天津市级权力事项、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配套服务功能等3方面,旨在建设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新平台、高端产业集聚新高地、京津科技人才创新城。

目前,部分天津市级权限事项依法依规下放至武清区,赋予了京津产业新城更大的发展主动权。位于京津产业新城科创先导区的创新创业服务厅已正式运行,围绕政务、科创、金融、产业、人才、商务、知识七大服务版块,搭建起“线上+线下”“一站式”高效能服务平台。

在拓展发展空间方面,武清区支持武清经开区、高村数智创新园、新材料和高端装备产业园合理扩区,服务重大先进制造研发项目落地发展。对于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依法依规支持土地多样化供应。武清作为京津冀三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建设天津唯一承载区,未来将给予新增建设用地、创新应用场景、争取国家资金等政策支持。

今年上半年,武清区地区生产总值492.61亿元,同比增长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03亿元,同比增长13.40%;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70%;限上批零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7.60%;规模以上服务业同比增长11.80%;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8.30%。

今年3月,武清区入选了首批天津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刘松林介绍,围绕高水平规划建设京津产业新城,武清将深度融入京津冀科技协同产业协作,加强与北京经开区、海淀区以及在京高校院所协同合作,清单化、目录式承接北京科技和产出溢出效应,积极融入京津冀“六链五群”建设,构建“京津研发、武清转化”的高效联动通道。同时,立足武清产业基础,加快培育智能科技、生物医药千亿级产业集群,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发展智能机器人、数字应用等新兴领域,发展合成生物、精准医疗等生物健康产业。武清经开区将继续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产业,京清汽车产业园重点发展汽车制造、智能装备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产业,高村数智创新园做实做大数字产业。深入提升新材料和高端装备产业园、互联网科技产业园、京津科技谷、福源经济区、下朱庄南湖片区重点产业链成群发展,发挥链主企业牵引作用,加快推动发展提质升级。

武清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董伟表示,目前,武清区发展改革委已经会同相关区级部门,逐条对接市级部门细化落实工作安排,梳理区级部门具体落实举措和完成时限,制定区级《关于支持武清京津产业新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和具体落实举措。针对下放天津市级权力事项,武清区发改委会同区政务服务办积极与市政务服务办对接,梳理了《武清区拟申请承接市级政务服务事项需求清单》,目前正在组织相关区级部门主动向上对接,努力争取更多支持事项。

武清区政务服务办主任卢德杰表示,已邀请天津市政务服务办深入京津产业新城,就事权下放工作开展调研指导。同时,借鉴滨海新区、天开高教科创园放权赋能经验,细化了具体的阶段性安排。

(责任编辑:朱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