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至25日,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在会上介绍,我国网络技术加快向数据驱动、智能引领演进升级,5G-A(5G网络演进和增强)关键技术研发、国际标准研制稳居全球第一阵营。网络产业发展生态持续繁荣,“十四五”期间,我国电信和互联网经营主体从9.4万家增加至18.7万家,实现翻一番;市值排名前十位的互联网企业总营收从2.4万亿元增长至超4万亿元。
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和千兆光网。上半年,5G基站总数达454.9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867亿GB,同比增长16.4%。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尚冰表示,我国互联网行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突破,网络设施量质齐升,网民规模稳步增长,行业应用纵深拓展,在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创新引领和融合带动作用日益显著。互联网行业正经历数智驱动与技术创新的深刻变革,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产业升级中的战略支撑作用。
“中国接入互联网30多年来,网民人数突破11亿,其中生成式AI用户超2.5亿人,AI产业规模已近2700亿元。来自中国的原创核心技术和丰富应用场景,正催化新一轮的产业格局重构。”腾讯公共事务总经理高大为介绍,混元大模型已深度融入腾讯各业务线,包含微信生态、腾讯云、腾讯元宝等应用及相关社会服务产品,由此带来产品服务能力的放大与倍增。
AI智能体成为大会的热议话题之一。多位专家认为,智能体作为互联网演进的核心标志,正深刻重塑科研、生产与生活的底层逻辑。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互联网协会原理事长邬贺铨表示,智能体是由“大模型+记忆系统+工具调用+规划能力”形成的闭环,不仅能执行任务,还可以通过反馈反思执行结果,并调用包括应用软件、向量搜索引擎、数据库等在内的工具。
邬贺铨说,“智能体即服务”已成为互联网演进的核心标志,“用户主导操作”将转向“智能体自主执行+人类监督决策”,人从操作者转为AI行为决策者。智能体时代将驱动互联网架构变革,接入网需要升级大带宽、大上行、低时延,强化边缘计算能力。
360集团创始人、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周鸿祎认为,智能体正从概念走向实践,中国凭借丰富的应用场景迎来发展机遇。从工业制造到政务服务,从内容创作到网络安全,智能体正渗透到千行百业,推动效率革命。
在本届大会展区,多家科技公司展出了智能体相关内容。腾讯展示的“反诈助手”通过演示还原用户遇到诈骗问题时咨询“反诈助手”的场景,让现场观众沉浸式体验AI赋能反诈工作。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事业部副总经理李程告诉记者,面向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浪潮云洲打造了工业算网智能体工厂,通过“云—边—端”协同算力网络、可信计算全栈技术及智能体工程化生产体系,打造“模型即服务、安全即能力、智能体即产品”的工业算网云网边端一体化全场景智能体产品矩阵和工业大模型产品体系,面向用户提供行业应用550余个,服务16个行业近5000家企业。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郝立谦介绍,中国联通面向政务领域,打造政务大模型和热线智服、民意智办等智能体,实现简单问题自动处理、复杂工单智能分派。
张云明表示,要加快推进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不断丰富数字产品供给。大力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数网融合、算网融合,促进算力互联互通,提升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经济日报记者 黄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