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对外出口强劲,贸易顺差创新高。但从国际看,全球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加剧,人民币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巨变。新形势下如何看待接下来的人民币汇率走势?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外汇管理政策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为深入剖析上述问题,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近日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宏观政策报告。
CF40成员、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缪延亮认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四个新变化:美元信誉出现裂痕,为人民币海外发债提供安全资产创造机遇;中国制造崛起,议价权和定价权显著提升;经贸体系重构,跨境贸易结算中人民币使用比例提升;加密货币兴起,国际支付体系迎来新的技术性变革。
“人民币名义汇率与美元指数和国内股票指数变化高度相关,同时也受到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显著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人民币汇率受国内因素影响更突出。”CF40资深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表示,2022年一季度以来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下行,根本原因在于内需不足。在市场失灵环境下,以金融资产交易主导而非贸易项目主导的人民币汇率变化轨迹,并不能确保带来由汇率价格杠杆调节实现的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
对于第二季度宏观经济运行特点,报告认为,宏观经济复苏动能较一季度边际走弱,出口仍保持较强韧性;以旧换新政策下消费得到支撑;投资面临较大压力,房地产投资仍是主要拖累。
报告建议,下半年扩大内需的发力点包括:充分运用公共预算的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考虑额外发行 2.3 万亿政府债券,力争广义财政支出达到全年预算增长目标;以城市更新改造为突破口,扩大政府主导的公共投资。进一步降低政策利率,引导市场利率下行;供求两端同时发力,帮助房地产市场回暖。
张斌认为,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回归合理估值,需要通过及时、充分的逆周期政策走出需求不足。短期来看,宽幅区间波动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避免人民币汇率被过度低估,重点是在守住下限的基础上,留足升值空间。(经济日报记者 赵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