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驾驶农机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镇巨宝村一处农田中抛撒有机肥。
新华社记者 贝 赫摄
有机肥在提升土壤健康、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近日,2025年第五届中国有机肥产业发展大会在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召开,与会代表围绕有机肥产业技术创新、绿色种养循环、区域协同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黄河流域农业绿色转型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有机质是土壤质量的核心指标,在一定条件下,土壤有机碳每提升1吨/公顷,作物稳产性可提高3%至5%。”中国工程院院士、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徐明岗说。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与棉麻局局长、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会长龙文表示,有机肥产业在推动绿色农业、清洁生产、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优化种养结构、健全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李俊介绍,我国生物肥料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企业数量已超4500家,年产量达4500万吨,登记产品超1.5万个,年产值突破400亿元。
从全球来看,有机肥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为我国有机肥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李彦明预计,2028年全球有机肥市场规模将达2270亿美元,2030年突破3000亿美元。
“中国有机肥产业正处于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的关键阶段,亟需加快标准体系建设与产业链整合。”李彦明表示。
当前,全国各地正以用有机肥替代化肥为抓手,加力促进有机肥产业发展。以甘肃省甘南州为例,当地农牧业优势显著,畜禽粪污资源丰富,有机肥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甘南州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惠农”,加力实施产业大增效行动,加快构建农林牧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产业循环体系,走出了一条生态改善、产业增值、农民增收的绿色发展之路。
甘南州所在的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农牧业基地,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直接关系区域生态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会专家表示,应推动政产学研用各方携手构建黄河上游绿色农业新高地,为全国有机肥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
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表示,当前,我国有机肥用量约为4000万吨(纯养分),占资源总量的59.5%,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加强推广秸秆还田、粪肥还田等绿色种养循环模式,同时严控有机肥原料安全,防止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未来,有机肥产业将向“精准高效、功能复合、绿色智能”方向发展,成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业界人士建议,应进一步推动技术转化、模式创新与市场拓展,加快有机肥产业规模化、品牌化进程,为农业绿色转型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龙文表示,全行业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黄河流域沿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坚持创新引领,加大绿色农资产品创制与推广力度。(经济日报记者 赖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