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共筑上合经贸共赢之路

2025-07-23 06:22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冯虎)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跨越山海共筑上合经贸共赢之路

2025年07月23日 06:22   来源:经济日报   □ 本报记者 刘 成

图为2025上合博览会特色马队巡游。张 倩摄

7月17日至19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在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此次大会以“共谋区域合作 携手创新发展”为主题,致力于推动上合组织国家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促进地方间经贸互联互通与创新协同,吸引了国内外300余位嘉宾参会。

共绘上合新图景

“山东愿与各方一道,携手加强清洁能源、高端装备、现代农业等领域产业对接,进一步扩大双向贸易规模,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务实合作向更高水平迈进,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贡献地方力量。”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在致辞时说。

近年来,山东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开放大局,加快与上合组织国家开展地方经贸交流。据统计,山东对上合组织国家累计备案核准投资企业681家、投资额近70亿美元,与上合组织国家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近3万家,去年与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总额达到5332.7亿元,占全国的8.4%;中欧班列开往上合组织国家33个城市,累计开行1.2万列。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叶尔梅克巴耶夫在致辞中对山东推动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上合组织在经济领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各国在市场、经济结构、人力、自然资源等方面优势互补,近年来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创业创新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合作。下一步,各方应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推动上合组织取得更大发展。

商务部欧亚司一级巡视员王开轩表示,地方合作是上合组织务实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方正积极推动中国—上合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等合作平台高质量发展。希望与会嘉宾充分利用相关平台,延续良好合作传统,加强经贸交流和项目对接,推动上合组织经贸合作取得更多务实成果。

“新西伯利亚州非常重视开展与其他国家的地方合作,我们与中国、白俄罗斯以及中亚国家都保持着密切的地方经贸、人文等方面的联系,并积极开展同其他上合组织国家的相互合作。”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州州长特拉夫尼科夫表示,因为山东良好的地理条件和发展氛围,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州政府已决定,在青岛建立新西伯利亚州在中国的常设代表处和商务信息中心,为各国之间的地方经贸往来提供有效助力。

哈萨克斯坦乌勒套州是哈萨克斯坦重要的交通干线连接地,其所在的乌勒套地区拥有铜、金、锰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工业基础良好。乌勒套州副州长努皮罗夫表示,为了吸引更多企业到乌勒套州投资,该州政府已出台一系列专项扶持政策,优化投资环境。

此外,本次大会还发布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青岛倡议》,包括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共筑产业链供应链伙伴关系、推动贸易投资提质升级、推进产业园区互动合作、共建共享开放合作平台和共同开创地方经贸合作新愿景6个方面。

经贸合作唱主角

上合组织产业链供应链青岛会议作为此次大会的核心议程之一,同步举行了物流运输、新能源产业、装备制造技术和数字经济领域的4场国际合作对话对接会,聚焦实体产业需求,推动跨境合作落地。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上合示范区通过积极抢抓战略机遇,致力于提升“海陆空铁”等核心枢纽节点能级,为上合组织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已初步构建起东联日韩、西接欧亚、北达蒙俄、南至东盟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会议现场,上合示范区管委会与中远海运签署合作协议,山东高速齐鲁号投资发展公司与厦门国贸等6家企业完成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首批入驻签约。

山东高速齐鲁号欧亚班列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满坤表示,山东高速集团通过积极融入上合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已稳定运营“上合快线”“日韩陆海快线”等精品线路,并在新疆、淄博设立分中心,积极探索“齐鲁号·全球购”等新业态,推动“以物流促贸易、以贸易促产业”的发展态势,为打造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出海口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新能源产业国际合作对话对接会上,国家能源局国际司俄亚处处长李俊霞表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经建成完备的风电光伏全产业链研发设计和集成制造体系,不仅助力自身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更通过技术、装备、标准和经验共享,为全球绿色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接下来,中国愿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在项目开发、装备制造、智慧能源等领域深化与上合组织各国的合作,通过国家、地方、企业等多层次合作,助力上合组织能源绿色属性不断加强。

会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市能源局执行局长塔什台·库阿尼什表示,当前,国际能源转型已经出现了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发展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新能源产业,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数字经济对话对接会上,上合示范区“数据跨境服务专区”正式揭牌,为区域内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搭建基础设施。由浪潮云、海尔海纳云等企业共同发起的上合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联盟宣布成立,推动大模型技术在上合国家的产业化应用。

装备制造技术国际合作对话对接会则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装备制造领域的企业、采购商及行业专家参与,为推动装备制造技术的国际合作搭建了重要交流平台。会议现场,参会企业和国内外采购商围绕产品推广、技术合作、市场拓展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对接,不少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上合聚力链全球

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召开之际,2025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也同步拉开帷幕。此刻,两大高端平台同频共振,通过政策对话与经贸洽谈相互赋能,共同释放叠加效能。

作为上合示范区的“六年老友”,伊朗呼骆山藏红花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迪的贸易故事充满了温暖。2019年首次参展时,语言障碍曾让马迪一筹莫展。转机出现在上合示范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时,“他们不仅帮我对接国内药企、高端超市,还手把手指导通关流程,现在我的藏红花原材料已经进入北京同仁堂、上海雷允上的采购清单。”马迪说。更令他感动的是,在本届博览会特别设置的手工艺品专区,200余件由伊朗贫困家庭手工制作的地毯、瓷器也将通过上合博览会这个国际平台走向世界。

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多方共赢的协作模式,如同国际博览会的微缩景观,在各个国家展位绽放异彩。

在青岛叁孚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畜牧加工机械展台前,记者看到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采购商正通过翻译仔细询问设备的产能参数,工作人员则在现场启动样机,展示自动化加工流程;在松川机械有限公司的食品包装生产线旁,吉尔吉斯斯坦的企业代表一边记录设备特点,一边与中方人员探讨定制化合作方案,双方不时点头示意,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本届博览会吸引了4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家机构与企业参展。上合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宋小杰介绍,上合示范区通过政策服务包+跨境金融+物流通道三位一体支持,已帮助30余家外资企业完成中国市场的首单贸易,促成中伊藏红花标准互认、中尼宝石检验检疫绿色通道等6项制度创新成果。

除商业洽谈外,本届博览会举办期间还有阿拉伯马秀中国比赛、阿联酋阿拉伯马环球杯(中国站)等活动相继开展,上合之珠“马上合作”上合马业专区的展示、合作领域,更是覆盖了养马育马、赛事休闲、科研开发等马产业全链条。

“我认为上合博览会设立马业专区是落实国家顶层设计、激活民族情感认同、推动马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甘肃张掖市山丹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孙涛说,“此次设立的马业专区正是‘骏马外交’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实践,为国际马业合作提供了对接平台。”(经济日报记者 刘 成)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