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卫长沙 三战三捷

2025-07-22 06:06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冯虎)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勇卫长沙 三战三捷

2025年07月22日 06:06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王明昊 谢 瑶 樊楚楚

在长沙市的天心公园内,有一组为在三次长沙会战中牺牲的中国将士建的纪念设施。其中的崇烈门上刻有一副对联:犯难而忘其死,所欲有甚于生。80多年前,日寇兵临长沙城下,中国将士勇卫山河,捐躯国难。

1939年9月,日本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调集10万兵力,从赣北、鄂南、湘北大举进犯长沙,企图消灭中国第九战区的主力。第九战区所属部队18个军共30万人迎战,根据长沙至岳阳的地理形势和双方力量的对比,制定了“诱敌深入,后退决战”的方针。日军深入长沙,既没有捕杀到中国军队主力,又缺乏后续部队的增援,形势十分不利。10月1日,日军各部纷纷掉头北撤,中国军队全力追击,沿途民众纷纷出动打击日军,中国空军也从成都机场起飞轰炸武汉日军机场。10月7日,狼狈不堪的日军退回到新墙河北岸。至此,第一次长沙会战结束。时称“第一次湘北大捷”。

贼心不死的日军于1941年9月集结12万余兵力发起第二次长沙会战。这期间,日军曾于1941年9月27日晚攻入长沙。中国军队各部重整旗鼓,从各个方面向长沙迅速集结,中国第六、第七战区的增援部队也赶到长沙,与日军在长沙外围和市区内展开了激烈战斗。天心阁阵地直接面临敌军的强攻,据守天心阁的官兵抱定与长沙共存亡的决心,誓死一拼,最终击退敌军进攻。占领长沙仅3天的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势追击,先后在汨罗江、浏阳河两岸予敌大量杀伤。10月9日,日军又一次全部退回新墙河北岸。日军迫使中国屈服和消灭中国军队主力的目的仍没有达到。

1941年12月,日军为了打通在长沙受阻4年之久的粤汉交通线,出动12万兵力,发动了第三次对长沙的进攻。12月24日,日军分数路强渡新墙河,急速南进。中国军队节节抵抗,诱敌深入。1942年元旦,日军开始攻打长沙城。日军攻城的第三天,中国第九战区各路大军正日夜兼程,从四面八方向长沙压来,而20万长沙民众严阵以待,准备参加最后的战斗。1942年1月4日拂晓,中国军队形成对日军的三面合围态势,弹尽粮绝的日军仓皇逃窜。第三次长沙会战以中国军队的大获全胜而宣告结束。

“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击毙击伤日军约11万余人,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也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作战。”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先枢说。

如今,先烈们用血与火铸成的抗战精神正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在湖南师范大学内的麓山忠烈祠,“铁血忠魂——长沙会战史实简明陈列”每年都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学校充分发挥麓山忠烈祠‘第二课堂’的作用,自2005年成立志愿讲解团队以来,在传播抗战精神方面持续发力,积极为学生入学教育、团体团建活动开展讲解服务。”湖南师范大学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秘书李洋说,目前,麓山忠烈祠每年承接预约服务活动约80次,累计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经济日报记者 王明昊 谢 瑶 樊楚楚)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