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近三百亿元,昔日全球光伏电池片“老三”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阳股份”),正在试图用“债转股”换取生存机会。
近日,锡装股份拟以债转股形式换取润阳股份约0.26%的股权,并与其他投资人共同成立新的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持股平台,合计债转股金额为2.96亿元。
至此,已经共计7家公司参与润阳股份的债转股,总金额超过16亿元。按公开数据计算的投前估值约在80亿元,远远低于IPO阶段时的400亿元规模估值。
债转股对应的承诺条件是,“润阳股份承诺于规定时间前完成IPO上市或并入A股上市公司”。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仍有企业与润阳股份接洽,意图通过该方式成为下一个股东。
就在公布该消息不久,润阳股份旗下的“润阳新能源”公众号发出题目为《10天极速复产!润阳云南基地刷新行业纪录,智能工厂如何炼成全球标杆?》的文章,文中明确提到:“从停机状态到满负荷生产,仅用10天。”
“今年以来,润阳股份密集‘化债’,IPO目的也很明确,但背负如此高的负债去上市,难度也显而易见。”一位光伏行业从业者向《中国企业家》表示。公开信息显示,约定完成上市的时间节点定在2028年12月31日。目前的化债程度,还很难让润阳股份“一身轻”。
记者留意到,这一批债转股的参与主体,多是设备厂商。在2020年前后的竞速阶段,润阳股份扩产明显,机器设备账面价值占其固定资产的比例高达62.07%。
从2023年冲击IPO失败之后,润阳股份是行业内少有的“香饽饽”,具有一定资本价值。
在光伏四大主材中的电池片行业,它常年占据出货量全球前五,从2020年到2022年,还连续位居前三。但在行业周期之下,截至2024年末,润阳股份净资产约74亿元,负债总额高达289.96亿元,总资产负债率接近80%,全年净亏损近9亿元。
去年8月,润阳股份还是中国近两年“光伏最大收购案”的主角之一。当时,通威股份高调宣布计划增资取得润阳股份51%股权,交易金额不超过50亿元。按照当时出货量排名,这是“老大并购老五”的交易,因此被行业看作是产业链重组的信号。
最终这笔收购在今年初被通威股份终止。而在此之前,已有预兆。江苏盐城国资江苏悦达集团去年在谈判过程中,加入进来增资10亿元,这在当时被认为润阳股份做出了选择。
而在它的发展历程中,盐城国资一直处在最核心的位置。润阳股份实控人陶龙忠曾表示,“盐城经开区是润阳的福地,润阳的做大做强离不开开发区的鼎力支持和尽心服务。”在2020年,润阳股份的经营场所备案从昆山变更为了盐城经济开发区。
陶龙忠曾公开表示,悦达集团在增资接管润阳股份过程中,双方配合得非常好,“润阳一定能回到原有的行业地位上。”
直到这一轮债主排队债转股,悦达集团及其控股公司作为“补充责任人”依然站在了陶龙忠身后。润阳股份和陶龙忠作为主责任人承担全额连带责任,在主责任人没有能力履行债务或者无力偿还债务的情况下,补充责任人要按比例承担补充责任。行业普遍认为,这也是润阳股份能通过债转股化债的核心基础。
上述从业者向记者表示,润阳股份其实早就有资格上市了,只是“心大、赌性也大,最终一场空”。
润阳股份的IPO进程在2023年中获得批文,但到批文失效,都未有上市消息。而同时期,光伏产业从高景气转向“内卷”,净利润下滑、估值下跌席卷而来。2023年电池片出货量第二的爱旭股份,当年的市值峰值超560亿元,而在前一年,它的最高市值突破850亿元。
至于润阳股份为何没有完成上市,行业众说纷纭,估值预期太高、技术落后、错失最佳时机……
从财务吃紧、IPO失败、寻求收购再到债转股,行业将润阳股份看作此轮光伏周期出清自救的代表性企业。在目前的周期低谷,它的自救依然在进行中。
不过,隆众资讯光伏产业链分析师方文正告诉记者,五年之内光伏发展的情况很难预测,润阳股份是否能续留在市场上,核心还是要看能不能赚到钱。
为进一步了解公司情况,记者将相关问题采访函发送至了润阳股份董事会办公室邮箱,但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回复。记者也尝试与曾就职润阳股份的人士沟通,但对于内部情况以及陶龙忠,对方都表示,“不太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