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2025年5月8日在哈萨克斯坦东哈州拍摄的图尔古孙水电站。 新华社记者 李任滋 摄
2025年以来,全球经济在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破坏性关税影响下步入复杂调整期,多国增长放缓。然而,中亚地区经济活动依然活跃。得益于丰富的能源储备、强劲的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大规模工业与基建项目,哈萨克斯坦经济增速显著高于区域平均水平,全年有望达到5.5%。该国推行的多元化发展战略与积极的对外经贸合作,正帮助其在全球经济波动中展现韧性与活力。
增长强劲超越预期
3个月前,受全球油价下跌、周边地缘政治紧张及主要贸易伙伴需求减弱影响,多家国际机构曾下调对哈萨克斯坦2025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世界银行预计该国经济增速为4.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预测值则在4.9%左右。
面对外界疑虑,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公开表示,2025年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至少为5.5%,并强调这“并非雄心勃勃的目标”,为此“政府正在寻找各种经济增长来源”。根据初步数据,2025年1月至6月,哈萨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2%,各主要经济领域均实现增长,交通运输业飙升22.7%,建筑业增长18.4%,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交通运输业的强劲表现主要源于铁路和管道运输货运量大幅提升,二者占比分别为20.5%和19.6%。建筑业实际工作量指数攀升16.2%,道路、学校及铁路等大型项目密集启动,地方政府正加强协调以优化施工进度、提升效率。贸易领域表现活跃,今年前4个月增长7%,其中批发贸易增长7.4%,零售贸易增长6.1%。
哈副总理兼国家经济部长塞利克·朱曼哈林指出,工业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今年1月至5月该行业增长6.4%,产值达23.805万亿坚戈。此外,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达18.2%,累计投资5.95万亿坚戈。政府通过国有控股公司巴特雷克渠道注入的融资规模预计达8万亿坚戈,约占GDP的6%,重点投向制造、交通和建筑领域,有力推动了投资结构优化。
中哈合作动力澎湃
2025年以来,中哈经贸合作取得跨越式发展,为哈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中国海关数据显示,1月至5月中亚五国与中国贸易额创下398亿美元新高,哈萨克斯坦稳居中国在中亚最大贸易伙伴地位。
中哈双边投资领域持续拓宽,迄今在哈注册中资企业超5000家,中国对哈直接投资累计逾260亿美元。双方共建或在建合作项目超过200个,计划投资总额超600亿美元,覆盖能源、矿业、化工、交通、农业、数字技术等广泛领域。中国至欧洲的陆路货运中,超80%货物经由哈萨克斯坦运输。2025年6月9日,中哈共建的里海集装箱枢纽在哈萨克斯坦阿克套港正式启用,年吞吐量将达6.6万标箱,是目前里海沿岸规模最大的集装箱枢纽。该项目有望开辟一条通往全球市场的快速可靠通道,显著提升哈萨克斯坦作为核心过境国的吸引力。
哈萨克斯坦专家普遍认为,在当前复杂全球经济环境下,深化与中国的合作对哈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哈萨克斯坦科学与高等教育部科学委员会哲学、政治与宗教研究所政治研究中心主任艾达尔·阿姆列巴耶夫指出,中国将长期是哈国最大外贸伙伴,维持这一趋势已成哈经济当务之急。“哈中经济联系发展迅猛。”阿姆列巴耶夫分析,“与中国联合生产在质量与成本上优势显著。西方技术昂贵且物流复杂,而中哈互为近邻,成本更低。”
总统战略研究所亚洲部首席专家阿丽娅·穆萨贝科娃表示:“我们期待深化对华伙伴关系,力争将双边贸易额提升至1000亿美元。双方在交通走廊、能源和绿色技术领域的合作项目,正助力哈萨克斯坦成为区域价值链的关键整合者。”
深化改革应对挑战
欧亚开发银行国家分析中心高级分析师艾古丽·别尔迪古洛娃认为,投资支持、持续财政刺激、区域发展计划及基建项目是哈抵消外部冲击的主要手段。然而,在乐观增长预期下,经济过热迹象初显,通胀压力加剧。截至2025年6月,哈年度通胀率达11.3%,欧洲开发银行预测全年通胀率可能达到11.9%。
亚洲开发银行哈萨克斯坦国家主任乌察夫·库马尔强调:“哈萨克斯坦经济稳步增长。为确保可持续性,加强公共财政管理、改善财政治理以减少对国家基金的依赖至关重要。这些措施加上促进私营部门发展的结构性改革,将增强经济韧性。”6月27日,哈国财政部长马迪·塔克耶夫在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上表示,政府将继续通过财税改革支持经济,同时优化国家基金使用以防范潜在风险。
2025年5月下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表团在哈萨克斯坦开展工作,访问结束后向哈萨克斯坦政府就深化改革提出重要建议。一是维持紧缩货币政策,直至年通胀率接近4%至6%的目标区间。二是限制财政赤字和提高财政政策透明度。特别是限制经常性支出(主要是公共部门工资支出)的增长以及减少能源补贴,释放的资金用于现代化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和发展绿色能源,目标是到2026年底将预算赤字降至GDP的4%至5%,并在中期内将公共债务与GDP之比保持在25%以下。三是结构性改革,将重点从石油转向制造业,支持中小企业,投资绿色能源和数字化。四是关注社会民生,在紧缩政策的同时,实施定向转移支付,扩大弱势群体惠及范围,等等。
尽管面临全球性挑战与内部通胀压力,哈萨克斯坦凭借其资源禀赋、积极的投资驱动以及与中国等关键伙伴的深度合作,展现出强劲的经济韧性与增长潜力。政府推动的多元化战略和正在深化的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向制造业转型、拥抱绿色与数字技术,为其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未来,能否有效平衡增长、控制通胀并落实关键改革,将决定哈萨克斯坦能否在动荡的全球经济格局中稳健增长。(经济日报记者 赖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