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至17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京举办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记者获悉,今年以来,中央企业顶压前行,经济运行总体平稳。1-6月,中央企业实现增加值5.2万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保持在较高水平,发售电量、原油产量、航空运输周转量、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均稳步提升,有效发挥国民经济顶梁柱、压舱石作用。
“我们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持续向好和社会大局稳定。”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强调,当前,尽管面临一些客观困难,但也要看到,好的因素在累积、稳的基础在夯实、进的态势在巩固。
中国商飞实现国产客机出海新突破,中国一汽、东风公司、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合计增长超过20%……上半年,中央企业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这背后是清单化落实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115家启航企业加快打造创新型企业,未来产业483项技术攻关取得积极进展。
面对复杂严峻形势,中央企业坚持稳中求进,以新动能的有效培育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协同发力。上半年,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项行动有力实施,累计布局超过800个应用场景,中国移动“九天”、中国电信“星辰”、中国联通“元景”等通用大模型已具备复杂推理和多模态能力,国家能源集团“擎源”、中国中车集团“斫轮”等重点行业大模型落地应用。数字化转型行动试点企业任务完成进展超过75%,打造智能工厂超1800个。中国华能牵头推进大规模全流程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示范工程,中广核加快实施百万千瓦光热储一体化项目,中国建材低碳水泥实现碳减排30%。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国资监管导向鲜明——持续推进研发费用增量视同利润加回,推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投向承担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等任务企业。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链条、体系化向前推进,支撑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有效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正处在船到中流、不进则退的关键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工作已经破局起势但尚未全面成势,量变到质变尚需努力。
“中央企业必须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努力开启增长的‘第二曲线’,加快实现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智慧型增长’。”张玉卓强调,下半年,中央企业要在供给提档、转化提速、产业提质、改革提效上下更大功夫,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有力有效应变局、稳大局、开新局。
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部署,要着力提升原创性引领性技术供给能力,持续优化科研组织,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主导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要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大力推进中试验证和应用迭代,持续推动健全标准和优化服务,形成“创新-产业-创新”的良性循环。要持续推进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强化双轮驱动提升产业位势,传统产业“向新图强”,新兴产业“以新求进”,突出互利共赢涵养产业生态,推动产业体系不断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方向跃迁。要以高效能改革推动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着力提升资源配置、管理运营、激励约束、监督服务等方面效能,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营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