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7月16日举办的第187期“经济每月谈”活动上,与会专家指出,上半年中国经济总体平稳运行、稳中向好,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显现出强劲韧性。中国经济具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和条件,下半年有望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当前,外部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地缘政治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减弱。我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传统产业增势减弱,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新兴产业仍在成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半年经济实现5.3%的增长,表明中国经济韧性持续增强,也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奠定了较好基础。
透过2025年中国经济“半年报”,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张宇贤同样认为,上半年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展现出极强的韧性和活力。他表示,上半年经济整体平稳较快发展,呈现生产增强、消费回暖、出口强劲、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特点。“从我们的调研情况来看,企业层面的积极应对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在上半年经济数据中,消费数据是一大亮点。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未来消费加快增长的趋势能否延续?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周景彤说,下半年我国消费增长具备很大潜力和有利条件,但增速要维持上半年水平存在一定的难度。他分析,下半年消费增长的支撑主要来自政策的进一步加码显效、服务消费潜力的释放以及消费环境和预期的显著改善。当前,居民消费信心、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专家指出,下半年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是有支撑的。但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加力巩固。
王一鸣分析,下半年经济运行仍面临一定压力:一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二是国内需求不足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三是房地产市场尚未完全止跌回稳,四是物价水平持续走低。
为持续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张宇贤认为,下半年政策设计层面要做好四方面工作:增长型政策要预研储备,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确保必要时能够及时出台实施;改革型政策要加快落地,加快完善“反内卷”的体制机制,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等;开放型政策要纵深推进,特别是要以服务业扩大开放为重点,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稳定型政策要更加有力,涉及就业和民生保障的政策要加大力度,兜牢发展的底线。(记者马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