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5月15日拍摄的日本东京城市景观。 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摄
自4月份美国新一届政府启动无差别加征关税措施以来,日本成为最先与美国政府取得联系并实现谈判的国家之一。但如今经过近3个月的七轮部长级会谈和一次首脑间直接对话,日本没有成为美国最初希望塑造成的“谈判标杆”,日美关税谈判的未来仍将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由于美国政府加征关税措施对日本钢铁、汽车等支柱产业将构成“毁灭性打击”,日本政府自谈判伊始就将免除全部关税措施作为最终目标。然而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亲自参与的日美第一轮关税谈判达成“方向性共识”之后,双方再没能弥合在谈判前提上的“错位”。日本政府的策略是不断细化对美合作一揽子方案,包括扩大贸易规模缩小逆差、消除非关税壁垒等。但美国方面始终不肯对汽车关税松口,认为这并不是可以讨论的问题。此外,在日本谈判团队看来,谈判过程中,和美财政部长、商务部长、贸易代表的“三核”机制对接难以找到发力点,谈判流程混乱。此外,最终决定权掌握在总统手中,部长级谈判成果向上传导的效果和效率存疑。不仅如此,伴随美国与多国谈判的推进,日本发现自己早已不是美国的优先对象,谈判进程从第一梯队被远远甩开,这也让其费尽心思为美国准备的经济安保“大礼包”处于尴尬地位。种种结构性因素交织叠加,让日美关税谈判陷入了越拖越复杂的困境。
日本政府此前的目标是,在6月中旬加拿大G7峰会前达成部长级共识,并在峰会期间实现日美首脑会谈,届时宣布谈判成果,并将此作为即将到来的7月份参议院选举前的重要政绩。但事实证明,由于前序工作远未成型,日美首脑会谈对于加征关税问题仅仅一带而过,并没能达成此前日本社会所期待达成的首脑共识,日本首相石破茂无奈失去了参议院选举前最重要的政绩展示机会之一。在首脑会谈结束后,日本经济再生大臣、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赤泽亮正在接受采访时作出了日美关税谈判前景“一片迷雾”的评论,这已经是他第二次作出类似表态,足见多轮谈判以及首脑会谈均未取得实质性成果,使其信心倍受打击。
6月26日起,赤泽亮正再次访美,与美方展开第七轮部长级关税谈判。赤泽亮正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进行了会面和电话会谈,为了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会面,赤泽亮正还特意延长了在美逗留时间。但意外的是,直至离开华盛顿,赤泽亮正都未能见到贝森特一面,双方此轮谈判再次无果而终。据日本媒体报道,赤泽亮正的访美行动属于“突袭式”,多数情况下他从日本羽田机场起飞时,都还没确定与美方的谈判时间表。他自称每次都能实现部长级会面,因此“访问成功率高达100%”。但显然在第七轮谈判中,由于没有提前做好“功课”,导致没能与关键人物会面,赤泽亮正的“突袭”似乎遭遇了滑铁卢。
日本媒体和专家认为,美国对进口汽车产品加征25%关税对日本经济影响巨大。汽车是日本的核心产业,2024年日本输美汽车约137万辆,包括零部件在内的出口额共计7.2万亿日元,占日本对美出口的34%。随着7月9日的美国对等关税暂停期限将至,日美之间的关税谈判开始出现夜长梦多的情况。经过近3个月的拉锯战,日本的表现不仅没让美国政府满意,反而让其失去了耐心。美方近日表示,没必要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表示将在7月9日之前向各国发函明确税率情况。其中点名日本称“比如这封函可以发给日本,亲爱的日本,你们的汽车将面临25%的关税”。美方还强调,日美之间汽车贸易存在不公平,日本出口大量汽车到美国,却不肯进口美国车,要求日本消除两国间贸易逆差,具体途径是“可大量购买石油,或者很多其他东西”。有分析认为,这足以证明一段时间以来的日美贸易谈判中,日本提出的一揽子合作计划并没能让美国政府感受到足够的诚意。
此外,美方还一度戳到日本近期的“痛点”大米问题,特朗普6月30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尽管日本面临严重的大米短缺,仍不愿进口美国大米,这代表各国对美国的态度“骄横”。有观点认为,这是美方进一步给日本加征关税的“威胁”。针对美国政府这一表态,赤泽亮正回应称,“我们不会以牺牲农业为代价进行谈判,这一理念没有改变”。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也表示日本不会在贸易谈判中牺牲农业部门利益。事实上,围绕农产品进口是否扩大、如何扩大等问题,日本存在严重的内部分歧。早在谈判伊始,就有声音认为应该扩大进口美国产大米,以解决日本国内粮食短缺问题,但自民党内一众农林系“大佬”坚决反对扩大大米进口,加之参议院选举将近,农户票仓重要性陡增,日本恐难在此时作出扩大进口美国产大米的决定。另外,小泉进次郎临危受命担任日本农林水产大臣后,以扩大储备粮进入市场的规模作为平抑米价的手段,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随着时间推移,政府储备粮也已行将见底,未来是否要加大从国外进口,仍处在争论之中。日本目前的方案是扩大美国玉米、大豆进口,但显然这不能让美国政府满意。此前有日本政府和经济学界人士分析,特朗普要求日本增加美国大米进口,并不是真的出于其直接政治利益考量,因为大米主要种植地区不属于其重点票仓范围,此举的主要目的就是展现能够让日本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能力,从而起到对他国施压的示范效应。
经过持续近3个月的七轮部长级谈判和一次首脑会谈,结合美国政府近期涉日表态看,日美关税谈判似乎不仅没能朝着达成共识的方向前进,反而是分歧愈加明显,矛盾愈加尖锐。日本参议院选举将近,未能在对美关税谈判中取得成果的石破茂政权,恐将面对社会民众的质疑以及来自在野党的“狂轰滥炸”。此外,在此前被视作参议院选前站的东京都议会选举上,自民党受“黑金政治”影响遭遇史上最痛惨败,给参议院选举“泼了冷水”。在“令和米荒”尚未平息、物价上涨仍在持续、工资增长进度缓慢、“黑金政治”影响仍未消退的背景下,日本政府又在关税谈判问题上面临来自美国政府的“极限施压”,未来日美关税谈判进展将如何影响日美关系和参议院选举结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作者:陈益彤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