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能源转型离不开对华合作——访东盟能源中心执行董事达伍德

2025-07-04 06:20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符仲明)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东盟能源转型离不开对华合作——访东盟能源中心执行董事达伍德

2025年07月04日 06:20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袁 勇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能源合作不断深化,相关领域交往日益密切。一个由东盟及各成员国的能源政策负责人组成的代表团日前到访中国。期间,代表团参加了东盟低碳能源投资路径研讨会,并赴一些研究机构、大学及企业进行参观。

作为代表团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东盟能源中心执行董事阿卜杜勒·拉齐布·达伍德对此次中国之行倍感兴奋,也对中国与东盟的能源合作前景充满期待。7月1日,他在北京接受了经济日报记者采访。

“中国有句俗话——眼见为实。尽管我知道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水平全球领先,但是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依然让我大开眼界。我更加确信中国的经验、技术和投资将帮助东盟实现能源转型目标。”初见记者,达伍德难掩兴奋之情。

近年来,东盟地区经济快速增长,能源需求持续上升。然而,近半数东盟成员国尚未实现全面电气化,能源短缺和供应不稳定问题突出。达伍德坦言,东盟国家在能源转型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各成员国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如何协调区域内部政策,实现标准统一,是推动地区能源转型的一大难题。同时,东盟还面临资金短缺、技术储备不足等挑战。

达伍德表示,中国不仅具备领先的技术能力,更拥有系统性、前瞻性的能源转型战略,这对东盟国家具有极强的示范和借鉴意义。东盟各国普遍高度认可中国的能源转型成果,并对中国企业在东盟的投资和技术输出表示欢迎。

“实现能源转型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政策、资金和区域协同的系统工程。东盟迫切需要更多外部支持,尤其是像中国这样在能源转型实践中取得巨大成就的国家,能够在政策制定、产业协同、技术支持以及金融服务等多个层面提供全方位的帮助。”达伍德说。

当前,许多中国企业正在东盟布局清洁能源、新能源交通及数字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业务,并通过与东盟本地制造业深度对接,不断拓展在下游产业链的布局。

“中国企业在东盟地区的业务本地化进程正在加速。这不仅推动了东盟国家的能源结构调整,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产业升级。中国企业的这种投资模式,不仅是单纯的资本输入,更带来了技术转移、产业升级和能力建设,极大提升了东盟国家自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达伍德说。

据达伍德介绍,东盟能源中心正在制定下一阶段的五年计划——《东盟能源合作行动计划(APAEC)2026—2030》。该计划以“推进区域合作,确保能源安全,加速脱碳,实现公平和包容的能源转型”为核心目标。达伍德认为,要实现这些目标,东盟不仅需要在政策层面加强协同,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前沿技术的支持。在这方面,中国无疑是东盟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东盟需要不断推进与中国的合作。

“这次代表团受邀来到中国参观考察,对双边的能源合作至关重要。”达伍德表示,他期待未来再次到访中国,推动东盟与中国在能源转型领域的合作更加深入。(经济日报记者 袁 勇)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