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能源发展报告2025》发布

2025-06-30 15:35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何欣)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农村能源发展报告2025》发布

2025年06月30日 15:35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近日,2025(第四届)农村能源发展大会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交流会在杭州举办,会议由国网能源研究院、中国能源研究会城乡电力(农电)分会、京津冀国资国企智库委员会共同主办。国网能源研究院、中国能源研究会城乡电力(农电)分会分别发布了《中国农村能源政策与实践》《农村能源发展报告2025》成果。

《农村能源发展报告2025》显示,农村地区能源发展整体呈现“补弱——普及——培优”三个阶段,在政策引领下有序推动水能、生物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的开发利用,从强调单一项目实施转向注重多能互补保供,推动农村能源向环境友好、高效率、小规模、高密度发展。报告包括农村能源消费、农村能源输配、农村能源消费、农村能源新业态新模式等内容。报告提出统筹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构建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协同区域用能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清洁能源供给结构、强化清洁能源政策监管提升农村能源服务效率等建议。

国网能源研究院总经理(院长)、党委副书记魏玢表示,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农村能源发展,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每年中央一号文都会明确提出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在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等系列政策持续加码下,农村能源发展迎来重要历史机遇,肩负保供、富民、减碳多重使命。战略发展层面来看,农村能源是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动力保障和物质基础。产业振兴层面来看,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已成为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民增收重要渠道。生态改善层面来看,农村可再生能源有力支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随着农业强国建设的加快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多元应用场景正不断涌现,以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等为代表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必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浪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表示,农村能源革命要解决好散烧煤的问题。以华北地区为例,散烧煤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散烧煤的热效率也比较低,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在农村开发因地制宜的分布式能源尤其重要,包括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全国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相当于目前农村能耗总量的12%。农村发展可再生能源,可以就地生产、就地消费,分布式发展,效率也比较高。

杜祥琬建议,一是提升农村能源革命的战略地位,将农村能源发展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能源革命和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二是统筹考虑城市和农村能源的共性特征,以实现资源均衡配置、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能源体系;三是加强农村能源革命的宣传教育,提高节能环保意识,宣传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新能源建设与应用,加大农村地区人才培养力度。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说,农村可再生能源生产远大于消费,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的演变体现为空间出让—空间出让与综合利用—能源与产业深度融合。应“分步走”推动能源转型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首先完善能源基础设施,然后通过产业升级助力能源消纳,最后实现能源与产业的良性互动。财政要精准滴灌,创新匹配度高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对优质能源与产业融合项目在贷款准入、期限、利率等方面给予差异化政策支持,支持能源与产业融合发展。

中国沼气学会秘书长、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原首席专家李景明认为,当下农村地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化服务能力和城市市政优惠政策尚未普惠到农村地区,从而导致农村开发可再生能源方面的产业链长、成本高,并且农民对于新技术在经济上的接受度有限。因此,在建设路径方面,首先要兼顾经济适用条件,充分利用节能技术,包括开展农房改造,确保农民在满足生产生活用能需求的同时降低能源成本;其次兼顾生态友好条件,最大限度增加可再生能源生产;此外要兼顾农户满意,尽可能增加农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费。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