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气膜为海绵城市建设树标杆

2025-05-15 06:26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符仲明)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基坑气膜为海绵城市建设树标杆

2025年05月15日 06:26   来源:经济日报   

  在北京通州玉带河大桥东侧,一个巨大的白色气球状物体引人注目,因其巨大的体积和独特的外形,被附近居民称为“副中心的国家大剧院”。

  这个气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建筑,只是一层气膜,气膜内就是北京通州新增海绵城市工程的施工现场。为什么要做这样一层气膜把这个项目覆盖起来呢?

  中铁十六局通州区新增海绵城市项目部项目经理郭磊磊介绍,该项目地处居民核心圈,周边有3个住宅小区,有18000余名市民居住。如果按照以往方式施工,项目产生的粉尘和噪声污染将对这些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为严格落实防尘减噪工作要求,以高标准打赢蓝天保卫战,项目在北京首次将全封闭、大跨度气膜技术应用到施工阶段,从源头解决扬尘、噪声等一系列问题,最大程度确保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郭磊磊说。

  “基坑气膜是一种兼具防尘性、降噪性、节能性、防火性、智能性的绿色施工新工艺,借助内外气压差支撑,再利用斜向网状结构加以固定,可以实现自主成形,无需任何梁柱。”中铁十六局通州区新增海绵城市项目总工程师王煜涵向记者介绍,气膜膜材本身也采用了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经过3层特殊涂装喷涂,具备较高的强度和一定的自洁性,能够有效抵抗暴雨、强风碎石等外力损伤,安全性较高。

  经过施工方的充分准备和精密施工,通州区新增海绵城市工程所应用的基坑气膜创下了北京市建筑工程领域“三个第一”:一是规模最大,气膜长165米、宽80米、高37米,气膜内最大净高差达60米,气膜展开面积达21000平方米,是目前北京市面积最大基坑气膜。二是发挥效益最高,是北京首例采用斜向网状钢缆固定,也是全国首例应用于施工全周期的基坑气膜。项目从启动到完工,都是在气膜内实施完成,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对周边的影响,将气膜措施效益发挥到最大,其防尘效果可达90%以上,噪声降低率达71%以上。三是气膜内施工作业最复杂,为北京首例在基坑气膜内进行塔吊作业,基坑开挖、材料加工、主体建设等所有工序全部在气膜内完成。

  除了防尘、降噪、保护外部环境,基坑气膜在冬季施工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类似蔬菜大棚的原理,让气膜具备了良好的保温保暖效果,能够保证施工人员在寒冷的冬天也能自如地进行施工生产,有效地保障了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也保证工程进度不受寒冷天气影响。

  作为通州区新增海绵城市工程的核心施工设施,这一基坑气膜即将完成近1年的服役使命,为副中心水环境治理与智能建造树立了新标杆。郭磊磊介绍,目前,通州区新增海绵城市工程玉带河大街“调蓄池+泵站”项目主体结构施工已经完成。接下来,将全面步入机电装修施工以及联调联试工作阶段,为该项目后续投入使用奠定基础。(经济日报记者 齐 慧)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