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新感知5月9日讯 近年来, 菏泽单县张集镇党委、政府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导向,通过建设群众会客厅、开通民生热线、办好系列活动,拓宽群众诉求反馈渠道,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探索出了一条“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新时代乡村治理新路子。
建好群众会客厅,有事进门说
严密组织体系。张集镇筑牢“群众就是亲人、来了就是客人、办好就是一家人”的服务理念,镇级层面充分利用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建成群众会客厅,实现部门整合、多元进驻、服务集聚、集中办公,让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合理划分网格。张集镇将全镇划分为96个网格,把综治、公安、执法、应急、消防等工作融入网格,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网格长,实现扁平化管理,构建“纵横交错、分片包干、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责、网格到底”的长效管理体系,稳稳托住乡村治理的“底盘”。
科学确定事项。张集镇安排信访、司法、综治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和法律工作者在一线接待群众,突出群众接待、法律咨询、政策宣传、矛盾调解、民事代办这5项服务功能。每天安排一名班子成员、一名副科级领导、一名民警、一名接线员在社会治理服务中心联合接待,由镇党委副书记统筹协调、推动落实,实现“上面千条线、基层一张网、兜起大小事”。
开通服务新渠道,拨打热线说
张集镇在进行乡村治理过程中,既发挥村干部“铁脚板”传统优势,又注入大数据信息动能,让网格运转更智能、更高效。
一部热线畅民意。张集镇在全镇范围内公布4561011服务热线,成立由镇党委副书记牵头、镇领导具体负责、专人专线闭环办理的工作专班,明确了接线员、转办员、督办员队伍,周末无休24小时正常接听,构建了为民服务新渠道,接诉即办、限时办结、定期回访。
一个平台抓治理。张集镇成立镇级网格化治理大平台,与“天网工程”“雪亮工程”高度融合,全镇396个监控探头全部接入平台,通过大数据手段梳理分析多种途径的信息,实现精细分类、精准分级、精确转办。
一个闭环促落实。网格发现的问题由专职网格员直接办理,重点难点问题按照“网格吹哨、分级转办、响应处置、核查反馈、考核评价、事件归档”流程,实行分级流转、闭环处置,凝聚上下联动、多方协同的攻坚合力。
办好活动解民忧,主动上门说
张集镇坚持民有所需、网格必应、应必有果,立足转作风、强服务、真满意,实现网格接诉即办有速度、未诉先办有温度、诉求落实有力度。
全周期服务。张集镇在汛期、禁烧等重要节点,村干部24小时待命,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提升,严格落实“矛盾纠纷在一线化解、风险隐患在一线消除、难点问题在一线解决”机制,每天将网格巡查一遍,严格落实“班子成员包管区、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网格、网格员包户”,做到“清底数、清政策、清任务、清措施、清隐患”。
零距离服务。张集镇开展“群众吹哨、党员报到”活动,建立群众诉求攻坚化解清单,解决存量诉求,将群众烦心事变成满意事,让作风真转变。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各村明确实施一批民生实事,建立增量台账,将群众的操心事变成高兴事,让干部真服务。
针对性服务。张集镇对村干部反馈的问题、难以解决的问题,张集镇党委研究制定了“群众会客厅”“定期督办回头看”“矛盾隐患清单管理”等制度,促进了乡村治理得到更高效、更长效推进。
中国山东网记者 何普言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