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重庆4月28日讯(记者宋雅静)“世界苗乡·养心彭水”。今天,第十四届乌江苗族踩花山节暨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拉开帷幕,这座位于渝东南的小城,再次迎来文化与旅游的盛会。

第十四届乌江苗族踩花山节开幕现场。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的“一节一赛”,彭水在传承民俗文化、展现城市活力的基础上,尝试新的突破,将节赛与城市推广、旅游营销相结合,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助力彭水民族文化传播。如今,彭水“一节一赛”已成为外界了解彭水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彭水水上运动大赛在乌江开赛。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筹备充分,呈现特色文化盛宴
为办好“一节一赛”,彭水各方面积极行动。政府成立专班组织开幕式及各类活动,39个乡镇(街道)和20多个部门,组织民俗歌舞队伍,展现浓郁的彭水苗土文化。
彭水文化馆馆长杜继臣向中国经济网记者介绍,开幕式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章“炫舞欢歌映九黎”,苗族经典民歌《娇阿依》《踩花山》,展现苗族青年的活力与节日氛围;《郁江号子喊起来》体现彭水地域特色,传递乌江流域的劳动精神。第二篇章“擂鼓腾龙闹花山”,通过《唢呐》《耍锣鼓》等传统民俗表演,呈现民俗文化的丰富与精彩。第三篇章“吟山咏水共苗乡”,用《阿依恋歌》《欢乐苗乡》等歌曲,展示文化生态保护成果,向外界发出邀请。

这些节目经深入挖掘和精心打磨,充分展现出彭水的民族文化特色。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活动丰富,带来多元文化体验
除了开幕式,彭水还为“一节一赛”准备了众多民俗文化活动。
记者在现场看到,今天展演了国家级非遗项目《高台狮舞》《苗族民歌》 ,市级非遗项目《彭水耍锣鼓》《高竿狮舞》等,以及县级非遗项目。

非遗项目表演。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
主活动有4项:4月28日在蚩尤九黎城举行第十四届乌江苗族踩花山节开幕式和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展,后者以民族文化大巡游为重点,展示文化生态保护成果、非遗文创产品等。
同时,还开展了百家融媒体苗乡行和百家旅行社踩线活动。配套活动包括鞍子民间踩花山节、舞林会、苗歌大会等。“五一”期间,苗歌对唱、婚俗表演、苗绣体验等非遗展演和民族传统活动也将开展。

比赛前的水上表演。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今年的“一节一赛”,彭水注重“区域融合”,与渝东南、武陵山片区的友邻区县联展联办活动,实现互通互助。彭水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和兄弟区县文化相近、民族同源,携手办节会有助于文化传播和区域发展。
深耕文化,打造县域特色IP
经过14届的积累,彭水将“一节一赛”打造成了县域文化IP品牌。彭水以非遗文化、民族文化和美食文化为重点,进行整合打造,并通过“一节一赛”展示。

苗戏楼前的表演。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非遗文化方面,除了已有的苗族踩花山节、鞍子苗歌等IP,还挖掘出草把龙、布龙等非遗项目。民族文化方面,在蚩尤九黎城打造苗绣馆、苗艺馆等,推出苗族特色体验活动。
今年节赛期间,参与者既能体验赛事的激情,又能感受苗族文化。美食文化方面,彭水有“郁山三香”“心肺米粉”等特色美食,在“渝味360碗”活动中,彭水众多菜品受到欢迎。
彭水县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将紧扣“世界苗乡·养心彭水”品牌定位,通过“一节一赛”展示彭水传统文化。把文化活动与旅游项目结合,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感受苗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