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影响力年度峰会在广州开幕 大咖共探湾区经济发展之道

2024-11-11 09:32 来源:南方网

  11月10日上午,岭南影响力·2024活动在广州中山纪念堂隆重开幕。本次活动由岭南影响力(广东)科技研究中心主办,广州市中山大学校友会承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战略媒体。

  岭南影响力·2024年度活动围绕创新发展、全球布局、能碳管理等主题,探讨高质量发展机遇。世界银行副行长陈广哲、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创始院长李宁、上海珠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路志刚、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副院长Stephen T Parente等二十多位资深学者、机构专家、商界领袖出席,围绕创新发展、全球布局、能碳管理,探索湾区经济发展之道,吸引了华南地区千余名政、产、学、商、融各界精英人士现场参与。

  世界银行副行长陈广哲分享了全球能源转型趋势。他表示,一个宜居的地球必须同时满足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减排,人口和经济增长推动能源需求,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人均能耗较低,未来能源需求随着经济发展会大幅增加。平衡能源安全与减少煤炭消费面临着诸多挑战,陈广哲建议应从加快需求响应、增加储能容量、提供价格激励机制、增加省际电力贸易和改善电力系统规划等方面制定政策,加快能源转型。

  中国科学院院士、能源科学与工程热物理专家赵天寿分享了能源转型与新型储能技术。实现碳中和目标,根本在于能源转型。目前,受制于新能源不可控性,能源转型的实际进度落后预期。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规模化利用,需要长时、高安全的储能技术。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长时储能技术,其安全可靠、扩容方便、循环寿命长、应用前景广阔,有望填补源网荷三侧对储能的需求。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而区域增长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具有战略定位明确、技术高端化优势明显、对外开放程度高等特点。区域增长极产业集群形成三类模式,分别是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为代表区域的“承接产业转移+自主创新升级”模式,以京津冀、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代表区域的“研发资源丰富+政策强力支持”模式,以及以成渝双城经济圈、山东省为代表区域的“资源禀赋优越+传统产业转型”模式。针对区域增长极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问题,连平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应从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制造业转型升级、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和政府金融支持手段等方面入手,多管齐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创始院长李宁从2024年物理学诺奖事件阐述了巨大影响力的源泉,基于第一性原理解读人类能源使用发展历史,并对能源的历史结构进行重构,提出一些前瞻性的分析和判断。

  上海珠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路志刚分享了大变革时代下的资产配置之道。随着创新驱动和人口规律的发展,资产配置也发生变迁,大资管将开启新的市场格局。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投资需求,目前FOF组合基金是相同风险水平下的最佳解决方案。

  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副院长Stephen T Parente分享了中国大湾区的医疗创新。中国大湾区已经成为医学进步的重要枢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和投资,通过投资生物技术、数字健康、医疗器械和制药业,该地区逐渐成为全球医疗保健中心,不仅能够重塑中国的医疗保健,而且为全球医疗创新的未来提供了蓝图。

  据悉,此次活动持续2天,后续还将研讨“产融结合推动发展”“扬帆出海、全球创新”“ESG引领绿色发展”三个主题。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张雪)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岭南影响力年度峰会在广州开幕 大咖共探湾区经济发展之道

2024年11月11日 09:32   来源:南方网   

  11月10日上午,岭南影响力·2024活动在广州中山纪念堂隆重开幕。本次活动由岭南影响力(广东)科技研究中心主办,广州市中山大学校友会承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战略媒体。

  岭南影响力·2024年度活动围绕创新发展、全球布局、能碳管理等主题,探讨高质量发展机遇。世界银行副行长陈广哲、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创始院长李宁、上海珠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路志刚、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副院长Stephen T Parente等二十多位资深学者、机构专家、商界领袖出席,围绕创新发展、全球布局、能碳管理,探索湾区经济发展之道,吸引了华南地区千余名政、产、学、商、融各界精英人士现场参与。

  世界银行副行长陈广哲分享了全球能源转型趋势。他表示,一个宜居的地球必须同时满足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减排,人口和经济增长推动能源需求,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人均能耗较低,未来能源需求随着经济发展会大幅增加。平衡能源安全与减少煤炭消费面临着诸多挑战,陈广哲建议应从加快需求响应、增加储能容量、提供价格激励机制、增加省际电力贸易和改善电力系统规划等方面制定政策,加快能源转型。

  中国科学院院士、能源科学与工程热物理专家赵天寿分享了能源转型与新型储能技术。实现碳中和目标,根本在于能源转型。目前,受制于新能源不可控性,能源转型的实际进度落后预期。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规模化利用,需要长时、高安全的储能技术。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长时储能技术,其安全可靠、扩容方便、循环寿命长、应用前景广阔,有望填补源网荷三侧对储能的需求。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而区域增长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具有战略定位明确、技术高端化优势明显、对外开放程度高等特点。区域增长极产业集群形成三类模式,分别是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为代表区域的“承接产业转移+自主创新升级”模式,以京津冀、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代表区域的“研发资源丰富+政策强力支持”模式,以及以成渝双城经济圈、山东省为代表区域的“资源禀赋优越+传统产业转型”模式。针对区域增长极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问题,连平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应从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制造业转型升级、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和政府金融支持手段等方面入手,多管齐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创始院长李宁从2024年物理学诺奖事件阐述了巨大影响力的源泉,基于第一性原理解读人类能源使用发展历史,并对能源的历史结构进行重构,提出一些前瞻性的分析和判断。

  上海珠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路志刚分享了大变革时代下的资产配置之道。随着创新驱动和人口规律的发展,资产配置也发生变迁,大资管将开启新的市场格局。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投资需求,目前FOF组合基金是相同风险水平下的最佳解决方案。

  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副院长Stephen T Parente分享了中国大湾区的医疗创新。中国大湾区已经成为医学进步的重要枢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和投资,通过投资生物技术、数字健康、医疗器械和制药业,该地区逐渐成为全球医疗保健中心,不仅能够重塑中国的医疗保健,而且为全球医疗创新的未来提供了蓝图。

  据悉,此次活动持续2天,后续还将研讨“产融结合推动发展”“扬帆出海、全球创新”“ESG引领绿色发展”三个主题。

(责任编辑:张雪)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