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雷锋精神融入高校专业教育路径探赜

2024-10-18 09:50 来源:中国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何欣)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三全育人”视域下雷锋精神融入高校专业教育路径探赜

2024年10月18日 09:50   来源:中国网   

  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学生每天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所包围着,其中一些良好的信息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容易让学生走进思想的误区,做出一些不正确的事情,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在此情况下,高校作为我国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不仅需要将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还要注重将雷锋精神融入到高等教育活动中,丰富高校教学内容,降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难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有助于增强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1]。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将雷锋精神融入到专业教育活动中,能够保障教学活动有效的进行,加强高校学生对雷锋精神的掌握与内化,有助于培养出敢担大任的人才,促进民族的伟大复兴。

  雷锋精神的思想内涵

  雷锋精神内容为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2]。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雷锋精神也有所更新,将现代社会中包含的内容融入其中,不断丰富雷锋精神的内容,对于我国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意识到雷锋精神的重要性,探究雷锋精神的内核,将其融入到高等专业教育活动中,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雷锋精神的融入,能够提升高校学生的认知,懂得“工匠精神”蕴含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巧进行深度的学习,逐渐形成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三全育人”视域下雷锋精神融入高校专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有助于促进学生坚定信念理想。对于高校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刚刚脱离了高中阶段的束缚,正处于迷茫的时期,容易出现荒废时间的现象,不利于学生未来整体的发展。而将雷锋精神融入到高校专业教育活动中,能够从本土的人物精神入手,提升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探索兴趣,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助于高校教师实现有效性教学的目标[3]。同时,高校“三全育人”教育的首要任务,便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将雷锋精神融入到高校专业教育活动中,能够引导学生从历史人物身上进行学习与探索,加强学生对自身信念理想的认知,使学生能够坚定自身的理想,坚定不移的听党指挥、跟党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从目前阶段来看,有一些高校学生受到互联网信息的影响,出现“躺平”、“摆烂”、“享受当下”等思想,使学生不愿积极的面对生活中的问题,选择逃避的方式,能够体现出学生一些不良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影响到学生的职业发展。同时,在这些不良思想的引导下,导致学生出现懒惰、不负责任、贪图享受等价值观念,久而久之影响到我国社会的发展与建设[4]。而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将雷锋精神融入到高校专业教育中,能够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下不断完善自身的思想,形成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全育人”视域下雷锋精神融入高校专业教育的实施路径

  运用全员育人体系,融入雷锋精神内容。高校育人不是依靠教师或辅导员就可以完成的教育活动,需要高校全员参与到育人活动中,发挥出不同教育工作者的职能,为学生构建完善的育人体系,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将雷锋精神融入到高校专业教育活动中,通过从高校各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等人的参与,构建全员育人的教育体系,能够提升高校专业教育质量,加强学生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与掌握,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雷锋精神运用到实际问题中。首先,高校需要组织各专业课教师将知识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引入雷锋精神,让学生能够从专业课的角度对雷锋精神进行理解,逐渐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的适应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其次,高校需要引导辅导员、管理人员等注重将雷锋精神恰当的融入到专业教育活动中,帮助学生避免被不良思想所侵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具备辨别信息的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高校需要发挥出学生的力量,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各类教育活动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积极性。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如雷锋精神学习日、雷锋精神在我们身边等等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使学生更好的学习雷锋精神,以及践行雷锋精神。

  构建全程育人模式,加强雷锋精神融入。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将雷锋精神融入到高校专业教育活动中,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将其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循循渐进的教育,逐渐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促进学生对雷锋精神的理解。第一方面,高校需要利用学生入学的这一阶段。对于高校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刚刚进入校园生活时,是学生开展专业教育的黄金时期,高校可以在新生入学大会上将雷锋精神融入其中,让新生对于雷锋精神有初步的了解,有助于进一步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同时,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雷锋精神相关新生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增强学生对雷锋精神的情感认同,调动学生对雷锋精神的学习兴趣。第二方面,需要注重学生的毕业时期。在毕业阶段是学生步入社会最后的学习时期,教育工作者将雷锋精神融入到专业教育活动中,能够对学生的职业方向产生较大影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素养与发展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理性的面对就业压力。第三方面,高校的专业教育课程是融入雷锋精神的主要阵地之一,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将雷锋精神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保证学生对于雷锋精神完全的理解与掌握,有助于学生有效的学习雷锋精神。同时,高校需要合理设置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雷锋精神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高校可以组织学习雷锋志愿活动,激励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参与志愿活动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认知度,有助于学生养成乐于助人的行为习惯。

  创设全方位育人体系,创新雷锋精神教育形式。在“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将雷锋精神融入专业教育活动中,不仅需要运用全员育人体系、构建全程育人模式,还要注重创设全方位育人体系,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雷锋精神。第一方面,高校需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构建雷锋精神红色校园文化,让学生的思想得到熏陶,使学生逐渐意识到雷锋精神的意义。例如,高校可以在校园公示栏中张贴雷锋生平事迹、雷锋日记、雷锋精神等内容,让学生能够在闲余时间学习雷锋精神,潜移默化对学生产生影响。第二方面,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新的教学渠道。高校可以构建线上教学平台,将雷锋精神相关知识分享到线上平台上,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学习雷锋精神。同时,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将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与雷锋精神进行结合分享到线上平台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雷锋精神的交流,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雷锋精神的成果。

  综上所述,在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将雷锋精神融入到高校专业教育工作中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对雷锋精神融入高校专业教育进行深度的探索,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体系,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为学生以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郭刚,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