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才培养”交流活动大咖云集 共话人才建设新探索

2024-08-30 09:51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孙丹)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数字人才培养”交流活动大咖云集 共话人才建设新探索

2024年08月30日 09:51   来源:中国经济网   

 

 “数字人才培养”交流活动现场。

  中国经济网贵阳8月30日讯(记者宋雅静)28日下午,2024数博会期间,“数字人才培养”交流活动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办,吸引了来自政府、教育界、企业和媒体的300多位嘉宾共襄盛举,围绕数字经济教育和数字人才培养展开深入交流,呼吁全社会加强对数字人才的培育。

  据了解,本次活动以“数字经济教育的未来:人才与创新”为主题,在国家数据局的指导下,由清华大学主办,中电数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承办,得到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贵州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烈宏在致辞中表示,国家数据局成立后,坚持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统筹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在数字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一些初步探索。一是联合教育部研究推动数字人才培养,聚焦人才培养核心要素建设和教育教学创新发展,加强对接、深化合作,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二是联合人社部等九部门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从产业、企业、高校等层面入手,规划未来数字人才的成长地图和培育体系。刘烈宏表示,国家数据局愿意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基础性、务实性理论研究;二是面向未来的复合型、跨学科、国际化人才培养;三是面向未来的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产教融合。

  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育工委书记卢雍政表示,贵州在发展数字经济的过程中,始终把数字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来抓。贵州按照“用好现有人才,引进优秀人才,培育未来人才”的思路,大力推动教育改革,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贵州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人才需求巨大,特别是高端人才缺口非常大,更广泛、更深入、更系统地加强数字人才培养和引进迫在眉睫。他呼吁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及企业的合作,深化产学研用结合,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数字人才,满足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发言表示,数字人才培养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很好结合点,是新时代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数字人才培养可从四方面着手:构建自主培养体系,加强实战型拔尖人才培养,强化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协同育人以及探索技术赋能提升数字人才质量。数字人才培养要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创新技术赋能、特别是人工智能赋能的方法与路径,从专业建设、要素创新、场景搭建、工具开发、教师提升、生态构建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索。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表示,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今天,培养面向未来的数字人才、发展数字教育,是促进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成为教育界、政府机构以及企业共同面对的国家战略需求和时代使命。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清华大学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快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数字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强调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清华大学积极响应并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学科。清华大学至善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等单位均开设数字经济课程,涉及人工智能、平台经济、数据要素、数字金融等多个课程模块。清华大学前不久成立了统计与数据科学系以及人工智能学院,聚焦统计与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的科研和教学,期望扭转我国数字技术领军人才培养不足的局面。清华大学愿与社会各界专家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数字经济教育事业发展,探索数字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路径,共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方案。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作了题为“大数据领域教材建设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回溯了大数据系列教材的建设历程,并介绍了教育部战略性新兴领域教材建设的背景、建设思路、建设方案以及选用方案。大数据领域教材建设思路包括怎样求解问题、怎样构建系统平台以及数据科学本身三条主线,由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社科教育两条辅线共同支撑。建设方案定位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大类下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索打造“1+3+N”的教材体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松蹊就“数据、数据分析与数据生产力”主题发表演讲,深入探讨了数据与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并强调数据分析在挖掘数据生产力中的关键作用。他指出,数据不仅是信息的载体,也包含了不确定性,需要通过统计学和大数据技术进行评估和分析,才能更好地释放数据生产力。陈院士还提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数据赋能路径,认为数据人才、数据文化以及实体落地是从数据到数据赋能,再到数据生产力的关键要素。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电数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志鹏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培育数据市场、建设数据基础设施、健全数据体制机制,为进一步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明晰了方向。面对数据安全与数据流通的矛盾无法调和等难题,近年来,中国电子从理论创新、工程实践与技术产品研发等方面深入探索,着力发展数据产业。创新定义“数据元件”作为稳定的数据要素形态,化解流通与安全的矛盾,构建起以数据元件为核心的数据要素化流通模型和安全模型,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数据要素化治理工程,并在德阳、大理等地顺利通过试点验证,目前正在郑州、温州、徐州等地打造标杆,成功研发并落地了数据要素加工平台与数据要素流通平台。结合近几年的实践经验,数字人才培养要强化基础理论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强化系统思维训练和工程能力培养,强化产业实践结合和关键技能培养,提升数字人才对于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以及大国复兴数据战略的全面理解。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分享了他关于数字经济和数字经济教育的几点思考。刘俏强调,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来源,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实践创新的牵引,应立足问题导向,加强对数字经济基础问题的理论研究,并坚持学科交叉融合。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杨建军发表题为“数字人才标准与评价”的演讲,强调了数字人才标准与评价体系的重要性,认为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对数字人才的需求将日益增长,现有的人才标准化工作已不能满足数字经济发展的需求。他指出,数字人才标准的制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产业界、标准化机构、评估机构、教育机构以及服务机构等各方共同努力。同时,他呼吁围绕产业需求加强数据要素相关人才的培养,并推动相关职业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以促进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一场圆桌对话围绕“数字经济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主题展开交流,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至善书院院长汤珂主持。对话嘉宾分别是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孟庆国,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张向宏,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明新国,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寇宗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翁翕。专家们深入探讨了如何构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课程体系,如何评估跨学科教育的实施效果,以及数字经济教育中的伦理与法律等问题。

  第二场圆桌对话主题是“数字经济领域产教融合路径探讨”,聚焦如何通过产教融合的模式,为数字经济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并探讨了教育技术的创新应用及其挑战。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刘超主持对话,对话嘉宾包括华为企业业务副总裁王丽彪、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马述忠、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周涛、广东数字政府研究院院长余坦、可之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董事长王冠。

(责任编辑: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