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宛城区:扎根沃土 “新农人”成兴农人

2024-05-26 14:24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马常艳)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河南南阳宛城区:扎根沃土 “新农人”成兴农人

2024年05月26日 14:24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微风拂过,金黄的麦田泛起层层涟漪。5月22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金华镇东谢营村雨良农机合作社,“90后”谢贝贝爬上联合收割机和助手一处一处检查维修,做着麦收前的最后准备。“马上就要开始收割了,粗活也得做细。”在雨良农机合作社,身兼无人机操作、农机检修等技术于一身的他是当之无愧的“多面手”。

  谢贝贝的父亲谢合成是乡里有名的种粮大户,家里经营着1100多亩耕地,从小受父亲耳融目染的他对农机操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小时候农业机械化没有这么普及,主要靠人工,就拿喷洒农药来说,一人一天顶多60到70亩地。村里有一台小型农机都是稀罕物,整天想着自己也能上去操作感受一下。”

  2010年,刚满20岁的谢贝贝带着父亲的嘱托,开始接过家庭重任,下定决定将这片土地管理好。“父亲常说,啥事要干就得干好。”为了尽快适应现代农业,2011年谢贝贝家买了第一台小型农机,从小就对各种机械感兴趣的他开始尝试给乡亲们服务,于是父子齐上阵,成立了雨良农机合作社。

  从一台小型农机到如今的12台各种大型农机,随着农业合作社的规模不断扩大,谢贝贝也不断感受到现代农业的重要性和学习充电的紧迫性。2020年开始,他开始学无人机操作,顺利考取了资格证书,同时不断到郑州等地参加新农人培训,学习新的思路。

  “这个视频号讲的机械维修方法好,以前培训班里同学也提过这种思路。”晚饭过后,忙活了一天的谢贝贝趁着空档,打开社交软件开始翻看各种农机操作和维修视频。

  “跟上脚步才能把事情做好。就拿无人机来说,如何改装喷洒效率更高、筒装药怎么防止沉淀,这些教学视频给了我很大启发。现在家里1100亩地,用两架无人机一天不到就能喷洒完。”谢贝贝在社交媒体关注了70多个农业类账号,从无人机讲师到农机配件都是他关注学习的重点。

  “如今政策好,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越来越扎实,‘小田并大田’也为规模化、连片化提供了支撑。”谢贝贝说,现在村里植保无人机、联合收割机、自走灌溉机一应俱全,仅人工一项都能节省很多成本,甚至手机都可以操作种田。下一步,家里还准备再流转2000亩土地,投身农业大有可为。(经济日报记者 夏先清

(责任编辑:马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