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加筑防灾减灾“安全网”

2024-05-24 06:38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符仲明)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保险业加筑防灾减灾“安全网”

2024年05月24日 06:38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于 泳

  日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动和组织保险公司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主题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活动。

  据保险业协会统计,2023年保险业涉及重大自然灾害的赔付约252.59亿元,投入防灾减灾资金约6.61亿元,投入防灾减灾人力约11.31万人次,发送预警信息约1.3亿人次,排查企业客户风险约17.14万次,预计减少灾害损失约37.09亿元;在灾害救援方面,协助救援受灾人员约9.26万人次,协助救援受灾机动车19.02万辆次,捐赠资金约4681.41万元,捐赠物资折算金额约619.96万元,捐赠保险的保额约3000.55亿元。

  记者从平安产险了解到,2023年平安产险充分发挥保险分散功能,搭建起包括巨灾指数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在内的多层次产品体系,提供全方位的防灾减灾服务。平安产险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平安产险自主研发的“鹰眼系统DRS2.0”,聚合了地理、气象、保险等领域数据,能够提供灾害预警、风险筛查、巨灾管理等多场景服务。2023年平安产险依托防灾减灾服务团队,为近13万家客户提供了隐患排查服务。

  人保财险则加快构建“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的新商业模式,把风险减量服务上升到战略层面,深度融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更好地为统筹发展和安全贡献力量。人保财险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公司通过构建“万象云”平台科技底座,开发“万象”系列工具,为客户提供科普信息、自然灾害风险预警、风险隐患排查等风险减量服务,以实际行动助力经济社会总体风险水平降低。

  风险减量服务是财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降低社会风险成本具有积极作用。例如,依托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人保财险的“万象风云”气象预警工具可以根据气象预警内容和级别智能关联灾害范围和承保标的。“万象风云”为客户提供精准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让客户在灾害来临前做好防灾应对准备,减少或避免灾害事故发生。今年一季度,人保财险已发出预警报告11万次,覆盖法人客户14万家、农险客户18万个;通过短信、微信等手段向个人客户发送灾害天气预警提醒650余万次。

  今年4月下旬以来,广东山洪和地质灾害多发,省内大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局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北江等多条河流发生超预警洪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指导辖内保险公司围绕受灾农户和农企需求,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最大限度简化理赔流程和手续,开辟绿色通道,切实做到能赔快赔、应赔尽赔。与此同时,各保险公司加大预赔付力度,按照“主动、迅速、科学、合理”的原则,创新理赔方式方法。对损失情况相对确定的案件,主动靠前服务,尽可能提高预赔付比例,在大灾面前体现保险温度。 (经济日报记者 于 泳)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