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在这儿扎堆!外资已占近1/3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2024-05-23 09:54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张雪)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金融机构在这儿扎堆!外资已占近1/3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2024年05月23日 09:54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继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之后,上海当前正迈向全面提升能级阶段。”5月22日,中共上海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陶昌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一季度,上海金融业增加值达2096.7亿元,同比增长5.1%;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866.13万亿元,同比增长15.6%。

  经过多年发展,上海金融市场发展格局日益完善,集聚各类全国性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推出了原油期货等一系列重要金融产品工具,“上海金”“上海油”“上海铜”等价格影响力日益扩大。中外金融机构集聚效应明显,各类持牌金融机构达1771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占比近三分之一。持牌资管机构近200家,资管规模占全国比重近30%。金融改革开放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创新不断深化,自由贸易账户适用范围已实现银证保三类机构全覆盖。上海再保险“国际板”建设正式启动。人民币跨境使用枢纽地位不断巩固,2023年上海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20万亿元,在全国结算总量中比重超过43%。金融人才高地加快构筑,上海金融从业人员达50万人。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上海紧紧围绕服务科技创新,着力构建全链条科技金融体系。”陶昌盛说。

  一是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及配套措施。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增强政府性融资担保功能。

  二是股权投资引导支持作用有效发挥。《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支持浦东等八个区域打造股权投资集聚区,全国社保基金长三角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上海科创金融研究院等先后落户上海。

  三是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科创深入推进。截至2023年末,科创板上市企业566家,其中上海89家,排名全国第二;首发募集资金、总市值排名全国第一。打造“浦江之光”行动升级版,推动数字化服务平台应用。上海“专精特新”专板开板运营,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等稳步推进。

  四是科技信贷产品不断丰富。“沪科专贷”“沪科专贴”再贷款、再贴现专项产品陆续推出,高企贷、专精特新贷、人才贷、研发贷等科技专属信贷产品持续完善。截至2023年末,上海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余额和户数较年初增长均超50%。

  五是科技保险创新发展。2023年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保单数量超过40万件,提供风险保障3.1万亿元。集成电路共保体、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生物医药人体临床试验责任保险等试点持续推进。上海还在临港新片区建设全国首个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

  “下一步,上海将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陶昌盛介绍说。上海将持续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做优科创投资生态,升级“浦江之光”行动,发展S基金,用好科创专项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工具,做精科技信贷、保险产品,等等。(经济日报记者 贺浪莎 邹童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