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季度,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元国债,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目前,相关国债资金的使用、分配、下达情况如何?对这笔资金,财政部门如何加强监管?
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介绍,今年一季度,各级财政部门加快预算下达和增发国债资金使用,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增发国债资金已于年初全部下达。2023年四季度增发国债的1万亿元资金,大部分于今年使用。
看国债发行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增发国债方案后,财政部及时调整去年四季度国债发行计划,优化国债发行窗口和期限品种结构,动员国债承销团成员做好应债准备,保障增发国债顺利发行,足额筹集资金。在有关各方协同配合下,2023年底前已顺利完成1万亿元国债的发行任务。
看分配下达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建立了专项工作机制,及时组织国债项目申报、审核工作。根据专项工作机制确定的项目清单,财政部在今年2月份已将1万亿元增发国债资金全部提前下达地方,并督促指导地方及时落实到具体单位和项目,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安排使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看资金调度工作——财政部建立了增发国债资金库款单独调拨机制,去年12月分两批向地方调度库款5000亿元,今年1-2月又分三批向地方调度库款5000亿元。“两个5000亿元已经全部调度给地方,确保各地不因资金影响项目建设进度。”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说。
看资金监管工作——财政部制定了《增发2023年国债资金管理办法》,规范国债资金分配使用,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增发国债项目资金进行全流程监管。“财政部将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指导地方加快推进项目实施,抓好增发国债资金监管,确保将资金用在刀刃上。”王建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