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粮食监管首次实现信息化全覆盖

2024-02-28 10:22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张雪)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政策性粮食监管首次实现信息化全覆盖

2024年02月28日 10:22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通气会上获悉,2022年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粮食购销领域监管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初步建成粮食购销和储备数字化监管体系,首次实现了政策性粮食监管信息化全覆盖,达到了从粮食购销和储备全过程实时动态监管的预期目标,粮食监管人防和技防相结合迈入了网络化、智能化的新阶段,为强化粮食购销监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粮食购销和储备监管信息化新局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现了政策性粮食信息化“全覆盖”。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接口、统一平台、统一信息系统的要求,在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资源基础上,经过2年的共同努力,中央和地方政策性粮食信息化覆盖率从40%左右上升到100%,已全面覆盖中央储备粮、最低收购价粮、省市县三级地方储备粮等所有中央和地方政策性粮食。现在,所有政策性粮食的购销和储备管理都是通过信息化系统开展,这些业务数据和所有仓房的视频监控都实时上传。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监管平台上,能够远程对粮食从收购入库、储存到销售出库等全过程的实时动态监管。

  二是实现了监管信息化系统“一盘棋”。针对以往粮食监管信息化中存在的信息“孤岛”、数据互联互通困难等问题,着力构建以粮食购销领域监管信息化国家平台为核心、省级平台和央企平台为枢纽、粮库信息系统为基础,实时对接、逐级负责的信息化监管三级系统框架。国家平台加强全国信息数据资源整合,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应用,建设成为粮食购销和储备监管信息化的“数字大脑”。中储粮集团公司实现集团层面政策性粮食业务数据实时汇聚,并与国家平台自动对接。各粮食储备仓库着力建设完善粮库信息系统,强化系统应用,实现业务全过程在线处理。三级架构已经全面打通,畅通了数据归集渠道,打通了数据共享通道,形成了一体化的数字底座支撑体系,实现了数据“一张图” “一张表”。

  三是实现了人机协同“大数据”管粮。一方面,坚持以高质量的数据源头采集为基础。国家平台建成数据质量监控反馈系统和数据质量评价系统,从库存全覆盖情况、数据完整性、业务相符率、数据正确性和数据实时性等多方面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价,并据此指导地方和有关央企提升数据质量。省级平台强化数据源头采集,重点采集出入库、结算、库存、质检等核心业务数据,以及人员、财务、储备规模、安全预警等关键监管数据,确保“一数一源”、动态汇集和实时更新,实现数据与国家平台全面、准确、实时对接。目前,国家粮食和物资管理平台汇集粮食购销数据超4亿条,数据采集范围扩大了60%。另一方面,坚持以优化大数据监管模型为关键。国家、省级、央企平台根据管理权限,积极探索应用数字化监管模型,建立并不断迭代完善涉粮违规违法行为大数据预警模型。在此基础上,实行人机协同监管,一旦出现相关情况,由信息系统自动发出预警,执法督查人员跟进处理。例如,通过对粮食出入库记录、库存粮食温度、仓内视频监控等海量数据的分析,结合拍卖交易、交通运输等信息,发现“转圈粮”、质量异常、以陈顶新、应轮未轮等行为的线索,及时安排执法人员跟进处置,信息化监管功能和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大数据监管效能逐步显现。可以说,这个系统为粮食购销和储备监管提供了“千里眼”和“透视眼”,形成了对涉粮违法违规行为的震慑力。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钱毅表示,2024年是巩固拓展粮食购销监管信息化建设成果、推动建立健全应用和运行长效机制的关键一年,粮食购销监管信息化将从集中建设向常态化应用转段。下一步,将围绕巩固拓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成效,会同有关部门、央企和地方,不断完善信息系统应用和运维体系,确保信息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使信息化真正成为提升管理水平的工具和加强监督检查的手段,持续深化信息化应用,持续完善监管功能,持续加强督促指导。

  钱毅表示,粮食购销领域监管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持续升级完善的过程。将坚持牢记“国之大者”,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强化监管,坚决守住管好“天下粮仓”,为全面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