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分论坛举办。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表示,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课题,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也是当今的时代主题。当今时代正经历三大转型,即绿色低碳转型、数字智慧转型、共享融合转型,三大转型趋势催生能源结构深刻变化。
论坛期间,宋海良还就应对能源挑战等问题发表了看法。他表示,国际能源形势越是复杂严峻,越需要保持战略定力。一是要大力推动能源多样化,减少对单一供应商或技术的依赖,统筹好保障能源安全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二是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三是加快储能、氢能等技术发展,应对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四是加强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在国际能源治理方面形成合力,在全球化和开放条件下提升全球能源安全。
宋海良表示,数字浪潮和绿色浪潮的叠加将激荡出更多创新应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将来也会与能源领域融合。构建以绿色低碳、柔性灵活、互动融合、智能高效为特点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绿色转型的关键举措。在这样的宏观大背景下,中国能建提出了具有能建特色的能源融合发展系统解决方案,打造以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为核心的“三新”能建战略布局,牵头组建“三新”联盟,旨在聚合行业优势,聚焦融合发展,推动实现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优化整合,为国内、国际绿色低碳转型贡献力量。
宋海良介绍说,近两年来,中国能建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开展了系统研究和探索实践,设计、建设了世界首台套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高空风能发电站、全球规模最大“源网荷储”一体化乌兰察布项目等一大批绿色低碳示范项目。全面融入“三大经济形态”,围绕“三大发展趋势”,打造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三新”能建平台,加快以创新为引领的绿色化、数智化、融合化“一创三化”转型,大力推动“四大融合”,走出了一条“能源融合”发展的道路。
“过去两年,可再生能源实现了创纪录增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但目前清洁能源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技术和市场上的障碍。从技术上看,目前清洁能源主要面临着电网调峰能力不足、消纳并网困难等障碍。”宋海良建议,“首先,要加快清洁能源技术创新,积极稳妥推进高效光伏、多能互补、智慧风电、高空风能等清洁能源技术创新示范,开展风光火储一体化开发和多元化应用。统筹优化清洁能源开发布局,强调能源的融合发展。推进智能电网技术研发和建设,推进能源系统的智慧化进程。其次,要完善市场机制,赋予包括新能源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更多选择权,允许新能源企业在更大的交易平台和市场范围内开展市场化交易。第三,完善跨行业的管理政策机制,通过开展试点示范项目等方式打造能源融合发展的创新形态,为能源融合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政策和市场环境。”(经济日报记者 袁勇)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