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小企业争当“小巨人”

2019年07月01日 06:48   来源: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祝君壁

  自工信部公布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以来,专业化强、管理精细、有特色、有创新的发展路径已成为中小企业奋斗的目标。目前,248家中小企业率先成为“小巨人”代表,并在市场上大放异彩。相信随着政策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将成为“小巨人”,站上更加宽广的舞台——

  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近日在广州落幕,本次展会按照“解难题、拓市场、聚人气”的办展思路,围绕引领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本届博览会共设置了7315个展位,共2960家企业参展。其中,专门设立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展区共设置1051个展位,有1231家企业参展,一批专业化强、管理精细、有特色、有创新的中小企业成为本次展会的明星。

  “专精特新”特色突出

  “工信部近期公布了首批24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进一步落实中办、国办提出的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马向晖表示,这些“小巨人”企业通过了经济效益、专业化程度、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四项16条指标审核,最终脱颖而出。

  在“专精特新”展区,首批“小巨人”企业格外引人关注,企业的创新优势十分突出。据马向晖介绍,首批248家“小巨人”企业涉及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5个行业门类中的通用设备、汽车、有色金属冶炼等51个行业,平均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达7.0%,其中91.12%设有国家级或者省级研发机构。“‘小巨人’企业往往致力于产业链某个环节或某个产品的投入和研发,深耕细分市场时间均在3年及以上,充分体现了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起到了排头兵的示范引领作用。”马向晖说。

  目前,“专精特新”企业的市场优势已经显现,不少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在展会上大放异彩。比如,在本届博览会上,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首批“小巨人”企业之一,其发动机尾气后处理产品备受业内重视。“对于柴油机尾气治理这一世界难题,艾可蓝已刻苦攻关了10年,并且通过正向自主研发,形成了四大关键技术,攻克了国六排放技术,成为国内首家完全正向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完整国六柴油机后处理系统集成能力的企业,技术水平与国际同步,在部分关键点上还有反超。”该公司董事长刘屹自信地表示,在发动机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国内技术完全可以与国际先进水平掰手腕。

  来自广州的中小企业扳手科技在本届博览会上发布了一台广播级摄像机,堪称业内绝对的高端产品。扳手科技董事长周岳介绍,目前全球能自主研发和生产这种摄像机的企业总数不超过10家,且基本都是外国企业。扳手科技的摄像机通过技术突破,成为一款完全符合中国标准的超高清摄像机。“我们全自主研发的图像采集以及编解码压缩和存储模块,使得每一台单机可以提供多种分辨率格式。”周岳说。

  政策助力发展创新

  在本届博览会现场,随处可见标注着各项活动安排的展板,有中小企业投融资及跨境对接会、资本市场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论坛等一系列配套活动,中小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都能在这里找到解决方案。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介绍,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实施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行动计划,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细分领域“小巨人”。“同时,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持续深化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政策,全面推进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工作。”王江平说,工信部还进一步健全了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作用,培育认定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提升中小企业管理水平。

  “工信部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我们作为一家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受益匪浅。”刘屹说,当前国家建立了总规模为600亿元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带动了更多社会资本投向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的中小企业。“国家已经用实际行动为中小企业发展清障铺路,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中小企业可以走向更大的舞台。”刘屹说。

  中小企业走向世界

  除了“专精特新”展区,“一带一路”专项行动主题活动也是本届博览会的重点。来自丹麦、柬埔寨、泰国等32家境外商协会和中小企业代表与300余家中国中小企业实行“一对一”“面对面”沟通洽谈。

  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叶定达表示,工信部联合中国贸促会组织开展“支持中小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专项行动”,通过完善中小企业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聚集服务资源,深化我国中小企业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在贸易投资、科技创新、产能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另外,10场境外商务推介交流活动也为中小企业对接国际资源发挥了作用。

  据王江平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将深入实施中小企业国际化促进专项行动。“目前,我国已和美国、德国、韩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以及APEC、欧盟、东盟等建立了14个多双边合作机制。同时,还将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走出去’,在条件成熟的国家和地区探索设立‘中国中小企业中心’,为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降低海外投资风险。”

  同时,6月27日是联合国大会确定的“中小微企业日”。“本届中小企业博览会通过举办‘中小微企业日’大会,正式启动全国‘中小微企业日’主题宣传活动,推动国内外中小微企业进一步开放、交流与融合,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马向晖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祝君壁)

(责任编辑:冯虎)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5G商用将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年06月07日
  • ·携号转网11月30日前在全国实现    2019年05月22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