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科技”与“艺术”碰撞,新一代影视工业生产体系在上海孕育

2019年05月22日 12:4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随着《战狼》《流浪地球》等一大批国产大片的涌现,让不少人感叹,中国影视业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国内影视工业的先进技术和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相应的科技支撑。

  记者日前获悉,中科院计算所太仓分所和位于上海松江的聚鹰堂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的一项深度合作,让人们看到了科技与艺术碰撞的火花,其共同打造下一代影视工业生产体系也正式起步。

  自2017年底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上海文创50条”)以来,上海松江区作为上海影视产业发展重镇,吸引大量影视拍摄基地落户松江。其中,上海聚鹰堂影视基地就位于这里,并拥有着堪称长三角技术含量最高、综合功能最强大的室内影棚,未来将直接带动松江乃至长三角影视产业的发展和转型。

  如今影视艺术的呈现越来越有赖于科技的助力,面对新的影视发展阶段的新挑战,为了能够实现更多拍摄技术的落地,中科院计算所太仓分所和上海聚鹰堂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决定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图形处理、工业互联网等前沿技术,率先共建下一代影视工业生产中心,共同开发影视拍摄的新模式及新材料的应用。据悉,这一生产中心将囊括影视大数据中心、影视生产仿真中心、影视生产中心、可视化协作中心四大中心功能。

  “以前我们拍摄很多涉及MOCO技术拍摄的影片都需要从国外临时聘请技术编程人员,平均每天开销高达30-40万元。”聚鹰堂影视基地负责人陈俊玮说,“我们与太仓中科院共同进行研究商讨和编程技术的突破,现阶段正在突破和完善实时预览系统,我相信这将是未来影视拍摄新方式的新突破点。”除了依赖数字技术的四大功能之外,聚英堂影视基地还在全力打造首个3D打印摄影棚。

  陈俊玮表示,3D打印摄影棚,主体在于在一组2300平方米的影棚内安装多组大型轨道,同时在轨道放安装多组大型机组装置及三轴3D打印原材料输出口,并添加集料仓及输出口,总体运行轨迹连接电脑编程,将美术指导的设计图通过文件转换的方式直接输入影棚内的3D打印机组来执行操作。“简单的来说,就是可以把整个2300平的摄影棚想象成是一台超级大型的3D打印机来打印场景及特种大型道具。”他表示,这样能减少传统场景搭建的大量专业人工及耗时(可24小时不间断打印),也同时减少了美术图纸与传统搭建出来场景中产生的大量误差,市场前景广阔。

  依托于上海制造强大的科技背景,结合全球影视发展趋势,将影视与科技充分融合是未来上海电影产业的发展方向。据了解,该中心建设完成后,将实现影视产业制作体系的全面升级,大大提高影视制作的效率和水平,为优秀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持续的科技支撑,并将推动上海影视科技领先世界。未来随着下一代影视工业生产中心的不断完善发展,将能吸引更多的剧组落地上海,也将更好的影视产品带给更多观众。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治国)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