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代表委员热议:如何让文物活起来?

2019年03月11日 15:5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1日讯(记者仇莉娜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也越来越关注文物这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呢?多年来业界进行了许多努力和尝试,也遇到了一些困难。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部长苏伯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潘路齐聚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演播厅,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要让文物活起来,首要的是要把文物保护好。贺云翱委员表示,对于文物的任何利用前提是要保护好文物,要原真性保护文物,恢复它原来的样子。

  文物保护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存它的历史信息,最大限度地保存它的原真性和真实性。苏伯民代表表示,文物保护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不是工匠式地把瓦块、陶片粘在一起,文物保护有一套系统和理论科学,要做好文物保护工作,需要把文物保护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逐渐成为社会共识,需要统一业界和遗址管理者对文物保护的认识,把文物保护当作一个严肃的学科和技术来对待,增强理论基础。

  保护文物不仅需要业界的努力,也需要大众的参与。潘路委员表示,我们的基层保护人员较少,需要运用各种方式来唤醒公众的保护意识,让大家自觉地保护文物,不去破坏文物。安来顺委员也认可这一观点,认为要让社会公众更积极更直接地参与进来,让他们成为遗产保护的利益相关方之一,在遗产保护中也有获得感,从而增加文物保护的力量。

  要让文物活起来,还要把文物研究好、解释好。苏伯民代表谈到,应该用人文的、科学的手段,把文物的价值研究透、挖掘好,把文物的信息提取出来,通过技术手段,提供给广大观众,与他们分享文物里隐藏的知识和奥秘。

  安来顺委员也表示,博物馆收藏和保存文物绝不会仅仅因为这个物件本身,而是蕴藏在它其中的价值和意义,让文物活起来实际上就是在收藏的这个环节尽可能地从它的意义和价值的角度来丰富它的基础信息,然后研究和诠释,要把观众看不懂的遗址、文物发掘研究之后,通过三维的方式向观众展现当时的面貌,让观众能既看到遗迹,又能看到复原后的情况,更能看得懂。

  近年来,许多学者登上了“公共考古”讲坛,登上了博物馆的讲坛,向广大观众讲述文物不为人知的内涵,这样的变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贺云翱委员表示,使用这种大众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能够把知识传播出去,让文物更多地走向公众。

  要让文物活起来,更重要的是要运用好新的传播工具和技术手段。潘路委员表示,通过新媒体的形式,把文物的背景知识传递给观众,效果比以前的形式好得多。可以通过文创产品这种更适于大众理解的方式,让更多人能够享受文物。

  五位代表委员都有过购买文创产品的经历。他们认为,文创产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是一个博物馆文化的延伸,具有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而成功的文创产品,还拥有精心的设计,甚至实用功能,通过文创产品,可以让文物更广泛地为大众所了解和接受。

  敦煌壁画的数字化工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经历了一千多年的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它还能保存多少年?这么珍贵的壁画信息,能不能用一种手段将它们保存下来?抱着这样的初衷,敦煌研究院开始了对壁画的数字化工作,直到今天,敦煌壁画的数字化信息已经由平面变为立体,并且能够移动了。人们可以将壁画“搬”出敦煌的莫高窟,搬到世界各地去展出了。苏伯民代表说道,用数字壁画进行展览,成本低,易于布展,也能带这些珍贵的文物走出海外,去维也纳、去联合国总部展出,让更多的人能够近距离看到它。这样的数字壁画形式,就等于把原来不能移动的文物带“活”了!

  数字化技术还能运用于修复文物。采用数字化技术,可以采集到文物目前的全部信息,在修复的过程中,还可以对修复效果的一些设想进行模拟和仿真,再请专家和观众来查看修复效果是否理想,苏伯民代表表示。

  不过,通过新媒体传播文物知识,需要把握适度性,需要通过传播去引导大众,而非过分地迎合、娱乐大众,王巍代表表示。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