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新春走基层】归家的旅途不再遥远

2019年01月28日 07:15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 周明阳 仇莉娜

 G67次列车乘务员向小朋友普及铁路安全知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仇莉娜摄

  1月21日,2019年铁路春运拉开帷幕,一列列客车满载旅客,行进在大江南北。1月26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踏上由北京西开往广州南的G67次列车,体验了一趟平安、有序、温馨的春运之旅。

  “2007年的时候,旅客都是扛着大包、拎着箱子,还带个搪瓷盆,里边放着茶叶蛋和馒头咸菜。”北京铁路局石家庄客运段G67次列车长刘镈维说,现在的高铁不仅速度越来越快,乘车环境更加宽敞舒适,车上的餐饮也更加丰富,旅客的出行体验有了质的提升,从“走得了”变成“走得好”。

  刘镈维告诉记者:“今年,铁路部门继续推进智能化服务,网络购票程序持续简化,在春运期间部分运力紧张的长途区段还开展了候补购票服务试点。”据了解,今年春运旅客进出站更加畅通,300个车站实现旅客自助进站核验,大幅提高进站效率,在近700个动车组停靠的车站,实行持二代身份证自助进出站检票,同比增加300多个车站。

  乘车过程更加智能。刘镈维介绍,现在高铁上运用了全新的“客运站车交互系统”,每名列车工作人员配备一部安装该系统的手机,能够满足绝大部分旅客的需求。比如,点开“席位管理”,本次列车的旅客定员、座位空置情况一目了然。“我们可以对已经查验过的旅客进行标注,此时旅客的信息由蓝色变为绿色。以前列车员需要逐一问询旅客,例如查看身份证件,核对旅客车票信息,有了这个系统,就避免了这些繁琐的流程,减少了对旅客的打扰。”刘镈维说。

  对于挂失、补票、升舱以及订餐等旅客需求,铁路服务也都进行了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刘镈维向记者展示了一个小巧的手持补票机,补票、升舱、支付、打印全可以在这个机器上完成,只需几十秒的时间。如果有旅客丢失车票,工作人员核实后在交互系统中点击“挂失补”,就可以帮旅客补票并记录挂失,“智慧春运”大大方便了旅客出行。

  为了满足旅客对美好出行的需求,铁路部门从细节处着手提升服务质量。以餐饮为例,越来越多的旅客不再随身带着泡面、火腿肠等方便食品,而是购买高铁上提供的餐食,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刘镈维介绍,通过12306手机APP,旅客可以在火车上“订外卖”,选择即将到达的车站订购餐食,由列车员在到站时送上车,并送到旅客手中。

  出门在外难免遇到紧急突发情况,为了让更多旅客安全抵达目的地,列车上也做好了充足准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看到,列车上备有医药箱,常用药品和用具一应俱全。刘镈维表示,每次出发前铁路工作人员都会对医药箱里的用品进行查漏补缺,确保用具齐全。“如果旅客在车上突发疾病,我们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刘镈维说。而更让记者感到惊喜和意外的是,列车上还专门为旅客配备了爱心服务箱,里面装有眼镜布、胶带、针线包、鞋油鞋刷等生活用具,服务细节让人感到贴心和温暖。

  智能的高科技加上浓浓的人文关怀,旅客们的幸福指数在提升,归家的旅途不再遥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明阳 仇莉娜)

(责任编辑: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