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宁夏隆德:精准扶贫“山地攻坚”

2018年12月26日 17:4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我国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尤以山区为多。如同山地作战一样,山区脱贫殊为不易,然而地处六盘山西麓的宁夏固原市隆德县精准施策,针对不同的海拔高度进行脱贫攻坚,还在村集体经济壮大、乡村振兴的维度上实现突破,效果好、后劲强。截止目前,全县7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48%,全县脱贫摘帽在即,成为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的脱贫样板。

  山上山下各不同

  “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我县围绕中药材、草畜、冷凉蔬菜三大支柱产业精准布局。”隆德县县委书记袁秉和介绍说。

  林下种药。隆冬时节,驱车在隆德县联财镇境内,山坡的森林归于沉静。在夏季,药农们在山上野生资源修复区种植中药材。进入冬季,山下的药厂则开足马力加紧生产。六盘山区植被茂密,有“高原绿岛、天然药库”的美誉。精准扶贫五年来,隆德县以六盘山道地中药材黄芪、党参、秦艽等为主导品种,资源修复与人工种植相结合,采用“公司+基地+科技+农户”模式,在全县广泛种植中药材,中药材种植规模六万五千多亩,药材加工企业二十多家,加工转化率达到40%,总产值2.8亿元,成为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

  “我公司拥有4000亩中药材原料种植基地和育苗基地,年销售各类中药材及种苗1200吨,加工销售各类饮品560多吨,经营收入1500万元,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上共带动建档立卡户78户脱贫。”国隆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杨玲告诉记者,一般而言,建档立卡户在企业稳定工作一年即可实现全家脱贫。

  山脚养牛。走进杨河乡红旗村,微酸的青储玉米饲料味儿随风飘来,曾经的贫困户冯文俊从全家只养一头肉牛发展到存栏15头牛,年收入10万元左右,已迈入小康。隆德县以梯田为主,年均降水量502毫米。精准扶贫以来,隆德县在杨和、凤岭、沙塘、温堡4个乡镇重点发展以地膜玉米种植为主的饲草料基地和肉牛养殖为主的草畜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目前全县肉牛饲养量7.5万头,地膜玉米种植4450亩,养牛群众达到2.6万户,占农村人口的60%,草畜产业成为脱贫致富的好产业。

  川道区种菜。隆德县海拔1720米到2942米,海拔高,气候冷凉,农民有在渝河、甘渭河流域种冷凉蔬菜的传统。精准扶贫以来,隆德县以联财、神林、温堡、观庄等乡镇为核心,大力推广冷凉蔬菜种植,冷凉蔬菜种植规模4万亩以上,产品畅销南方市场,每亩西芹可为菜农创收六七千元,有力推动力脱贫攻坚。

  集体经济立新功

  除了在高度上精准施策,隆德县还在广度上做文章,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将不同农户、不同村庄、不同产业串联起来,进行资源整合和循环利用,破解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难题,实现了扶贫效益综合化。

  走进凤岭乡李士村,村集体油坊压榨胡麻油的浓香扑面而来。村主任李志伟告诉记者,随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近年来偏远贫困山区出现无人种地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在县里的支持下,该村成立了李士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整合资金210万元,认定股民286户1144人,利用废弃的学校建立了油坊、醋坊、磨坊、农机服务队等村集体经济,部分村民将无力耕种的土地流转给村集体种胡麻,加工成胡麻油出售,油渣卖给邻村的养牛户喂牛,这样实现了抱团发展和多重收益。目前该村流转土地300多亩,吸纳包括贫困户在内的18人在村集体就业,预计今年净收益37万元以上,户均分红880元以上。

  “我在油坊上班的月工资3000元,工作一年就可实现全家脱贫。”53岁的建档立卡户齐国玺告诉记者。目前隆德县统筹资金6172万元注入全县99个行政村和2个农村社区作为村集体经济启动资金,用以拓宽产业发展新空间,确保所有行政村都有集体经济,到2020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村村之间有车间

  来到观庄乡前庄村人造花工艺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30多位女工正在忙碌,将零散的塑料枝叶拼接成盛开的鲜花,制花型、挂胶、热合成型、组装定型,每一道工序都有条不紊,这些人造花销往欧美、中东等市场。31岁的刘喜香因为开货车的丈夫车祸亡故家庭失去收入今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户,被安排在车间上班,每月工资1300多元,解决了燃眉之急。这些女工都来自临近的几个村子,既能照顾家庭,又能挣工资,可谓一举两得。

  隆德县是农业县,种植业和养殖业容易遭受气候影响,扶贫车间因受气候影响小而被称为“铁杆庄稼”,是脱贫致富的可靠保障,因此该县大力推动扶贫车间建设。“我们的目标是贫困村村村之间有车间,确保农村劳动力就业,确保贫困人口脱贫。”隆德县扶贫和移民中心副主任张睿智介绍说,以福建籍龙头企业为重点,隆德县采取“政府投资+社会帮扶+企业自筹”和“村建、企用、乡管、县补”的模式,充分利用废旧村室、学校等闲置资源,全县已建成各类扶贫车间24个,外发点13个,实现了70个贫困村村村之间有车间,稳定解决就业130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00余人,人均月工资收入达到1600元以上。

  俗话说“无工不富”,扶贫车间不仅为隆德县脱贫退出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农民变工人”,留住了年轻人,这为隆德县乡村振兴打好了基础。“隆德县并没有因即将脱贫销号而放松对扶贫车间的建设。相反,我们正在大力实施扶贫车间精品工程,以实现脱贫致富连步走。”隆德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宋亚俊说。(图片来源:隆德县委宣传部、经济日报记者站)

  (经济日报 记者:拓兆兵 许凌)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