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江苏盛虹:打造全方位转型升级大平台

2017年11月13日 15:01   来源:江苏经济报   

  从实业创新 创链态融合 

  近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的2017年入选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中,盛虹集团国望高科牵头的项目《生物基PTT纤维绿色设计平台》成功入选国家资金计划。在苏州最南端的盛泽镇,这家传统的纺织企业立足实业,坚持产业深度转型,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这是对盛虹多年来努力创新,科学发展的认可。下一步,盛虹将继续着力创新,深化改革,构建全方位转型升级大平台。”盛虹集团董事长缪汉根介绍,在化纤、印染、石化产业良性发展的基础上,将大力推进炼化一体化项目,形成盛虹集团特有的炼油、石化、化纤“三化一体”绿色协同发展模式,打造“从实业创新,创链态融合”的全方位转型升级大平台。

  立足实业 聚力“工匠精神”成就转型

  走进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的纺丝车间,只有两名工人“看管”着工作中的纺丝设备。一锭锭络筒整齐地摆放在卷绕机上飞速卷丝,自动落筒机通过轨道提前5分钟到达卷绕机旁,接收绕满的丝锭,然后通过智能运输车,送至摇臂机器人处,摇臂机器人再将丝锭卸下,摆放在空丝车上,送入下道工序,一切操作都有条不紊。

  “近年来,我们通过创新,不断提升智能化生产水平,这是今后生产型企业转型的大方向。”据盛虹集团办公室副主任贺昭铭介绍,盛虹出产的这种超细纤维具有极细、极轻的特点,如果把这种纤维环绕地球一圈,所用纤维的整体重量只有0.6公斤。自成立以来,集团以特有的“工匠精神”专注打造自身的实业板块。作为起家产业,盛虹印染目前年印染加工能力达20亿米,产能居世界第一。

  从最初站稳市场的“手掌花印花”技术,到入选国家重点新产品目录的“数码机印印花”,盛虹印染制定了独具特色的“一厂一品”生产模式。在进入化纤领域后,又制定了“不搞重复建设、不做常规产品、不采用常规生产技术”的“三不”创新思路,打造了全球领先的全消光系列纤维生产线,成为细旦差别化供应商。盛虹逐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格局,产品质量、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在行业内遥遥领先,开发的数码机印印花入选国家重点新产品名录。同时,公司实施的印染中水回用项目、定型机烟气净化回收项目等均被列为行业示范项目。

  精耕创新 琢磨“全球专家”打造样板

  世界上第一条年产25万吨全消光多功能熔体直纺生产线,在该产品领域市场占有率达90%;全球最完整的生物质合成高分子纤维产业链,打破了跨国公司长久以来在该领域的国际垄断,产品和技术均能与国际巨头相抗衡,被誉为“全球差别化纤维专家”;制定我国化纤行业第一项国际标准,实现了国内化纤企业主导制修订国际标准零的突破……这些都是盛虹集团最值得骄傲的成绩。

  多年来,通过搭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盛虹)纺织新材料研究院、国家级纺织品检测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创新平台,盛虹形成了支撑创新发展的“最强大脑”。从位于金字塔尖的纺织业前沿技术追踪,到塔基环节的生产线设备更新,这个“大脑”覆盖了产业所有环节的研发,实现了盛虹产业布局的“高”、制造能力的“精”和产品开发的“尖”。

  盛虹集团在专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将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企业战略重点。2017年,盛虹投资2000万元,启动企业智能化、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建设,借助“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提升企业的智能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流程。

  铸造链条 延伸“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踏进连云港徐圩新区的盛虹石化产业园,炼塔林立,管道交织,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产业园内,大型深水码头可接纳10万吨级船舶停靠,中转的仓储空间近130万立方米;年产150万吨PTA的虹港石化生产线上,见不着人影,生产指令基本从中央控制室发出;斯尔邦厂区的大型石化装置,一套生产设备造价达40多亿元。

  这里曾是一片滩涂,现在已成为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巨大的变化始于2010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规划的出台,围绕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欧亚大陆桥头堡的区位优势,连云港顺利入围国家七大石化发展基地,2010年,吴江民营企业江苏盛虹集团北上连云港,投入资金近300亿元建设石化产业园。

  六年间,盛虹石化在一片滩涂上白手起家,迅速崛起,成为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中的亮眼企业。目前,公司已投入资金近300亿元,建成150万吨/年PTA项目、240万吨/年醇基多联产项目,配套近130万立方米的液体化工仓储项目、两个5万吨级和一个1万吨级泊位的液体化工码头项目,以及虹洋热电公司的热电联产项目。以斯尔邦石化240万吨/年醇基多联产项目为例,已建成全球最大单体MTO装置,年加工甲醇240万吨,多个产品产能居全国或全球第一,包括国内市场紧缺的高端新材料、有机合成中间体和精细化工品,带动该领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缪汉根说,下一步,盛虹将坚持“链态融合”发展战略,利用产业“扩链”,将企业打造成炼油、石化、纺织三位一体发展的企业集团,发展高端石油化工、新材料、化纤原料、有机合成中间体和精细化工产品,倾力打造世界级高端石化产业基地。

  通讯员 范国方 记者 谢树仁 蔡 逸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