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国村镇银行十年:金融“下乡”有效服务农村金融需求

2017年05月31日 13: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村镇银行十年:金融“下乡”有效服务农村金融需求

  图为到村镇银行办理业务的民众络绎不绝(资料图)。 钟欣 摄

  中新社北京5月31日电 题:中国村镇银行十年:金融“下乡”有效服务农村金融需求

  中新社记者 魏晞

  从2007年中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在四川仪陇正式挂牌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10年。

  根据中国银监会数据,至2016年末中国已组建村镇银行1519家,其中64.5%的村镇银行设在中西部地区。4月底中国银行与新加坡淡马锡所属富登金控以10.87亿元人民币整体收购国家开发银行持有的15家村镇银行股权,这也是中国村镇银行10年来首次出现批量化收购,具有标志性意义。

  10年来,中国村镇银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资产总规模突破万亿元。金融“下乡”,给中国带来哪些改变?

  民间资本“入村”壮大实力

  截至2016年底,中国村镇银行实收资本1135亿元,其中引进民间资本达815亿元,占比超过七成。村镇银行已经成为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中国银监会农村金融部副主任马晓光表示,为了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2006年12月银监会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支持各类符合条件的民资到县域参与设立村镇银行。随后数年里,中国监管层又陆续出台文件,支持民间资本“入村”。

  “民间资本的进入,壮大了村镇银行资本实力,提升了村镇银行持续经营以及抵御风险的能力。”马晓光说。

  抵押物创新为农“解渴”

  对于中国数以亿计有资金需求的农村借贷者来说,借不到钱,最大的问题在于:一是没有抵押物,也就是房子、车子等;二是没有信用记录,银行担心未来还不了钱、成了坏账。

  “过去我是租的厂房,哪有什么房产证、土地证这些作为抵押,银行都不敢给我贷款。”安徽省来安县泰阳聚氨酯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发明对记者说。这位手里握着9项发明专利的农民企业家,一度只有600平方米租来的厂房、8名员工,年产值300万元。2012年,刚刚成立的来安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客户经理找到了谢发明。“他们在我厂子里实地看了看,上门反复沟通了很多次,觉得我的产品‘有戏’,最终用信用贷款给我放了款,现在一共贷了90万元。”有了起步的资金,4年多时间里,谢发明已经有了占地总共11.2亩的两个大厂房,年产值2000多万元,员工也增加到了40多人。

  在当地,谢发明的故事并不特别。通过抵押物创新,给需要发展的农民提供贷款、解资金之渴,成为村镇银行发展的重要一环。

  来安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行长朱丰坤告诉记者,他们银行贷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小微企业、“三农”、个体工商户,截至今年3月末,贷款客户达到1361家,平均每户31.89万元。而这些贷款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没有“传统”抵押物。

  针对乡镇企业无合格抵押物,来安中银富登提出“集体土地上厂房进行抵押,村委会、客户、银行签订三方协议”,做形式抵押。随后,又推出农村住房抵押,同样签署三方协议;2016年,推出农机具抵押、农户保证贷款;2017年,率先在来安县推出“二押”。

  多措并举力除风险隐患

  睢宁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董事长钟生辉说:“所有银行最大的隐患是信用风险,小微贷款客户质量不高,准入门槛也不高,那么借款人的人品就成为发放贷款的重要参考标准,我们客户经理会通过客户所在的村委会、朋友进行了解,也会通过总部提供的数据作为参考分析。”

  钟生辉所在的银行,对无抵押物的农民,以签署三方协议信用贷的方式,最高贷款金额可以达到500万元。从2013年6月底至现在,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仅有两笔,不良率仅0.4%,远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山东的牟平胶东村镇银行,为了消除风险隐患,建立了违约信息通报机制,明确农户不良贷款报告制度,全面加强涉农不良贷款管理。在拓展业务的同时,牟平胶东村镇银行利用贷后监测手段,收集和掌握业务区域内的恶意违约客户相关信息,及时在本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予以通报,以此防范风险,改善地区“三农”信用环境。

  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黄润中表示,村镇银行快速发展,已逐步成为服务中国农村县域的金融生力军。村镇银行转型发展要在定位、服务、管理和转型四个方面做好文章:坚守“支农支小”定位,回归政策本源;深耕差异化服务,夯实经营基础;推进精细化管理,弥补自身短板;探索集约化转型,注重内涵式发展。(完)

(责任编辑: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