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科院院士王家骐:我也买不起北京宽敞点的房子

2017年03月24日 19:51   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原标题:院士买不起北京房!悲情过后多少人选择逃离?

  阅读背景: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规范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遏制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近日,北京、广州、南京、南昌等地密集出台楼市调控政策,政策力度不断升级加码,包括限购、认房又认贷、信贷收紧等措施 。

  最近,舆论场关于“房子”的话题急速升温。前不久,一篇名为《一枚中科院科研人员的自白:我为什么选择离开》的文章,社交媒体点击量超过70万次。文章作者讲述了从北大本硕博毕业后进入中科院北京某所工作,最后却因买房、子女入学等现实问题,含泪告别中科院转战外地。最近几天,某知名媒体人撰写的《最近有点为北京感到难过》一文在社交媒体刷屏,文章提到几个北京同事向其提出转岗要求,理由都是北京生活压力太大,希望回家乡发展。这些“逃离体”文章都因触碰到城市生活的最疼处而格外引人关注。

  高企的房价、大城市病等现实问题,让许多怀揣着梦想的“北漂人”产生更多的惆怅。逃离,本身也意味着一种生活妥协。只是,与十多年前不同的是,“逃离”阶层有向上蔓延的趋势。分析以往BBS帖文,先前抱怨的主体多是混迹于城市底层的人群,其中不乏是家庭经济能力有限的农村外出人员以及三四线城市“北漂”人群,某种意义上反映的是城乡二元结构下社会流动“碰壁”的问题。而近年的众多“抱怨”帖文呈现的群体反而是具有较高教育背景且职业尚还体面的职场中层,以“北大清华学子逃离北京”“青年科学家买房压力大”等为标题的文章时不时涌现社交媒体,这背后反映的是城市中产阶层、知识阶层内的部分人在经济转型中的种种焦虑。

  这些年,公共部门不断推出房地产调控措施,对抑制房价暴涨具有一定成效。但目前一线城市房价的涨速与城市人群稳态增长的收入相比,依然显得“过快”。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住房”再次成为热点话题。人民网“2017两会调查”中,“住房”话题以高达22万票位居“网民最为关心话题”的第七位。“北京的房子太贵了,这个是客观事实。”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家骐说,即使用他一辈子的身家,在北京也买不起稍微宽敞一点的房子。部分城市楼市“高烧”不退,其所暗藏的风险不容忽视。一方面,房价的过快上涨容易引发扭曲资源配置,加剧经济结构性矛盾,挤压居民其他领域的消费支出;另一方面,则对社会心理与认知价值造成直接冲击。知乎社区一篇《北京的房价是不是正在透支着北京年轻人的创造力和生活品质?》的帖子引来2500条评论,“苦读寒窗入学堂,披星戴月打拼忙,奋斗创业诸般事,不如京沪一套房”等情绪化表达见之于跟帖。

  社情民意动态也是公共政策的指南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此前,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全国两会结束后,北京市随即出台严厉的“认房又认贷”限购政策,广州、石家庄、郑州等相继发布“升级版”楼市调控政策,或提高限购门槛,或提升首付比例。据统计,过去两周,全国已经有近20个城市出炉有关房地产的约束性调控政策。整体来看,调控政策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通过限制市场准入门槛为手段,重点通过提高信贷成本及首付比例进行调节;第二种是以房产税调节为特征,如重庆规定购买住房后须每年缴纳房产税,这增加了房产持有成本,可能会影响房产持有者的购房动机。

  应该说,一座城市本身应该是一个生态链,可以给处在城市各个层次的群体予以生存生活的环境以及向上流动的机会。在我们这个“世界那么大,有房才算个家”传统观念依然流行的国家,碰上现代经济社会转型的种种阵痛,难免需要经历许多磕碰与承受一些发展变迁的代价。生活在城市的族群,面对生活的窘途,既需要努力奋斗的耐心,也需要理性的选择。逃离或留下,不过是权衡利弊的一种选择,原本也不必带有过多悲情的意味。

  (作者: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特约舆情分析师卢永春)

(责任编辑:石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