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不忘初心的好民警陈清洲:36小时为民坚守抗击台风

2016年12月23日 12:19   来源:人民日报   

  近一段时间以来,不忘初心的好民警陈清洲同志的故事,在鹭岛内外广为传颂。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媒体,从昨天开始陆续在主要版面、重要栏目、重要时段刊播了厦门集美公安分局指挥情报中心教导员陈清洲同志的先进事迹。

  在集美区灌口镇,陈清洲同志被亲切地称为“亮灯警察”;在辖区中小学、高校师生眼中,他是风趣幽默的老师;在老百姓心中,他是乐于助人、值得信任的人民警察。从交警中队到派出所,再到公安分局指挥情报中心,陈清洲21年如一日,始终将群众冷暖安危放在心上,赢得百姓的认可和爱戴。

  从今天(21日)开始,《厦视新闻》将推出系列报道,为您讲述陈清洲同志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一个个小故事,展现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扎根基层、苦干实干的务实作风,以及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

  我们先从2个多月前刚刚发生的事情说起。在我市遭受1949年以来闽南地区最强台风“莫兰蒂”重创后不久,陈清洲也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打击,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但是就是这样一位被癌细胞折磨着的人民警察,“莫兰蒂”肆虐厦门时,他依然在岗位上坚守了36个小时。

  接到台风登陆预警,陈清洲主动要求在分局指挥情报中心带班,这一天,他第一个来到这里。可谁都不知道,这时的他腹部正隐隐作痛,今年7月身体告警,医生已催促多次要求复查,可陈清洲就是没时间,原因是工作没做完。

  12个小时里,陈清洲关注台风动向,部署预案,对自己的不舒服始终没提一句。

  厦门市集美公安分局指挥情报中心文职 曾昀政:(陈清洲)他一直在分局,一直在十二楼这边坐镇指挥 处理事情。

  凌晨,超强台风“莫兰蒂”正面袭击厦门,指挥情报中心所在的楼层,在狂风暴雨中轻微摇晃,窗玻璃接连破碎,陈清洲第一个站上桌子加固玻璃。

  集美公安分局指挥情报中心文职 郑雅量:当时真的很恐怖,因为窗户第一扇爆开,玻璃碎片都弹到里面去了,(陈清洲)他没有说什么,直接是桌子挪过来,然后就爬上去了,下来的时候感觉很吃力,感觉脸色不是很好,他刚下来的一瞬间,人刚好走到这边的时候,第二扇窗户就爆掉了。

  在风雨交加,断电断网的情况下,陈清洲带领全体民警调用应急手机,手握充电宝、头戴安全头盔,连续接听、拨打了100多个报警电话,打通救助群众的生命线。这样的场景,深深地印在赶来交接班的中心主任陈和坤的脑海里。

  集美公安分局指挥情报中心主任 陈和坤:教导员是脸色苍白,头戴钢盔,在那边拿着电话,一直不停在打。

  因为在集美灌口工作多年,每一个灌口的警情进入指挥中心,陈清洲甚至都不需要经过派出所值班室,就能直接联系到镇、街的社区民警以及网格员,无形之中形成了扁平化的应急模式,让警情能够快速得到处理。

  集美公安分局指挥情报中心主任 陈和坤:我看他整个嘴皮都破了,我就跟他说我来了,你走,赶快去休息,他就说那就辛苦你了。我要交班了,我以为他真走了,到了晚上19时多的时候,他又进来,我说你怎么搞的,还在这边,没想到他一直没离开,一直在跟各个街镇在联系,看有什么需要做的,后来我才知道,那个时候他已经身患重病。

  9月26日,陈清洲在妻子的陪伴下拿到医院诊断书,看到肝癌这个结果时,陈清洲的家人和同事都难以接受。

  集美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 王光锋:清洲他老婆,看到这个诊断书以后,整个人就崩溃了,清洲自己很坚强,他一直往前走,表现出来很坚强。

  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陈清洲心里念念不忘的还是跟百姓有关的事情。

  市公安局宣传处民警 刘东强:他在临上手术台的前一天晚上,我跟他在上海见的面,他竟然跟我说什么,东强啊,明天集美大学还有一堂防骗课程,跟老师和学校都约好了,我没办法上了,我得给老师和同学们发个微信,请个假道个歉,我要叫我的同事去上。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癌症患者是如何忍着剧痛,36个小时不眠不休,全身心地投入到如此高强度的防台抗台工作中。我们也很难数得清,当警察这么多年,陈清洲究竟操了多少心,做了多少事。这种扎根基层,苦干实干的务实作风,一直贯穿在陈清洲从警21年的每一个日日夜夜,即使现在身在病床上,陈清洲依然挂念着自己工作上未做完的事。陈清洲身上,虽然没有特别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数十年如一日的点滴真情,却润物细无声般地滋润着百姓的心田。

(责任编辑: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