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经济日报稿件 > 正文
中经搜索

自由贸易试验区十年成就和未来发展论坛举办

2023年04月23日 21:03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4月22日至23日,自由贸易试验区十年成就和未来发展论坛在京举行,论坛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自贸区港专业委员会主办。论坛还发布了《自贸区港绿色发展典型经验及实践案例》。

  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健表示,十年来,我国分6个批次在21个省份设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辐射67个片区,自贸试验区在中国改革开放史具有可圈可点的重要意义:第一,探索了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开放模式,成为新时期的开放标杆和典范。第二,推动了政府管理理念的重要变革,成为制度创新的先行者。第三,积极对标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成为国际先进规则的衔接者和践行者。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金旭说,十年来,自贸试验区进行了一系列首创性实践,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一大批改革开放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到全国,充分发挥了自贸试验区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自贸区港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国强表示,自贸试验区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通过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形成了综合性创新平台,通过开展多方面制度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增强了中国对外开放的主动。面向未来,他建议要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一是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二是注重发挥自贸区产业集聚功能,推动自贸区向纵深发展;三是扩大自贸区自主权,提升制度创新效能。

  我国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的进程逐步推进,自贸试验区率先对接DEPA有哪些机遇?中国国际贸易学会自贸区港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刘恩专表示,经过多年探索,上海自贸试验区和福建自贸试验区开展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实现“一次申报,数据共享”,目前“单一窗口”制度已在全国推开,国家支持广东、支持地方开展贸易数字化领域的先行先试,自贸试验区率先对接DEPA条件已经成熟。在对接路径上,刘恩专建议有两条路径,即在国际层面基于RCEP现有承诺的DEPA规则路径,以及国内层面基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协同路径。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