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财经证券 ·产业市场 ·时尚生活 ·CE读书 ·环球媒体 ·管理学院 ·中经论坛 ·短信 ·经济学人
 中国经济网首页 > 证券频道 > 甲方乙方 > 正文
 
长虹:赵勇不再与郎咸平打"口仗" 好戏就此收场?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5年12月29日 07:26
赵鹏 田立民

相关报道:

               郎咸平质疑长虹高管--倪润峰MBO未竟赵勇继续

               赵勇首次回应郎监管质疑 搞MBO不为任何私利

    近日,赵勇PK郎咸平之事被媒体热炒,吸引众多眼球。就在大家翘首以盼,等着好戏连台之际,四川长虹却来了个"急刹车。"

    昨日,四川长虹对记者表示,"赵勇不会再回应郎咸平,此事到此为止。"

    该事情的起因是,四川长虹董事长赵勇借郎咸平来川演讲之际,在大众面前直面郎咸平,要求其澄清有关长虹MBO的说法,不过郎咸平未能给他满意答复,一场"激烈"的争论由此产生。

    2005年4月,在上海的一次讲座中,郎咸平公开质疑,赵勇继续变相MBO及其MBO有私心的问题。郎咸平拿起常用的财务分析手段,讲述了倪润峰的MBO故事,并对赵勇继续变相MBO提出质疑。

    倪润峰的MBO努力,随着他个人离开长虹业已落幕;而对于舆论上对赵勇产权改革的肯定,郎咸平则根据长虹与金信系公司的合资进行了强烈质疑,并认为赵勇继续走在MBO的路上。

    5月20日,长虹剥离部分业务成立独立子公司------四川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试水员工及管理层持股机制,5年内使员工持股达到20%。郎咸平认为这是典型的MBO:以股权激励为招牌,以证券市场为渠道,使国有资产逐步流向个人。

    5月28日,赵勇在京表示"我不会回应郎咸平。成立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首次探索员工及管理层持股新机制,这是经绵阳国资委批准的试点,与MBO有着本质的区别。"赵勇说,MBO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持股,二是控股,但他们是绝不会控股的。

    而12月27日,赵勇突然现身郎咸平成都讲座现场,要求郎公开回答几个有关长虹MBO论述中的问题。对此,郎以"不记得了"为由回避。会上,赵勇表示:"长虹不会MBO。"上周末,针对郎咸平的质疑,赵勇再度放言:"我不怕郎监管,只要是为了长虹的发展,只要我在其中不是为了任何私利。"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番频频"出镜",赵勇"澄清"业界质疑的目的已经达到,此时收手恰到好处。毕竟,继续打嘴仗,非但有失态之嫌疑,而且也正中郎咸平下怀。

 
来源:上海证券报
 
   

关于经济日报社 - 关于中国经济网 - 网站大事记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中国经济网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