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资产扩张与成本控制相互促进
2006年一季度,高速公路企业业绩同比增长较多,平均净利润同比增加27.17%。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收购与养护费用的降低起了主要作用。
今年是高速公路计重收费实施年,虽然计重收费短期内对车流量有一定负面影响,但是单车收入所带来的增长远大于车流量的下降。
在股改过程中,大股东往往大力支持上市公司收购新高速公路资产,我们认为虽然铁路建设对高速公路行业有一定负面影响,但由于铁路建设周期较长(5年左右),在中期风险并不明显,高速公路行业的稳定增长有较大保证。
水泥:宏观调控难以打断景气回升
一季度全国水泥产量2.16亿吨,同比增长23.3%,增速同比上升较为明显,水泥价格基本稳定,毛利率有所回升,水泥行业实现利润5.6亿元,相比较去年同期净亏损5.3亿元,景气度有较大回升。
水泥行业区域性特点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对中小落后产能的淘汰政策,使水泥行业并购成为市场的重要热点,我们认为这一趋势将继续保持,产业资本的积极介入也将使水泥行业出现价值重估的现象。
目前宏观调控对固定资产投资依赖型的行业都有一定影响,但受新农村建设的推动,预计本次宏观调控难以打断水泥行业的景气回升的过程。
●回避估值泡沫
按2005年的业绩计算,A股市场的平均估值水平已经迅速提升至21PE和2.1PB的水平,相对于其他新兴市场而言,PE/GDP依然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商业贸易、选择消费、主要消费行业的PE已经接近或超过40PE,虽然其中一些优质公司的估值水平依然具有一定吸引力,但作为整体行业配置而言,我们认为应该警惕其中的估值风险。
目前机场行业指数18PE,银行19PE,路桥行业指数24PE,电力行业19PE,钢铁行业8PE,相比海外资本市场的估值水平,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而水泥行业2005年是谷底阶段,因此,净态PE水平显得较高,但从重点公司的2006年动态PB看,依然具有一定估值优势。
●考虑IPO的冲击效应
由于IPO即将启动,一些行业将有优质上市公司的加入,如银行、煤炭、石化等,新上市公司有可能影响现有行业配置的稳定性。
而部分行业优质公司已经全部上市,或者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点,新发公司无法对其形成配置上的替代,因此,我们认为具有这两种特征的行业,具有明显的防御性作用,需要特别说明银行业的中行年内登陆A股市场,将对现有银行形成影响,但由于目前优质股份制银行特色化趋势,我们认为冲击效应并不明显。
综合行业景气、估值优势、行业配置的稳定性三个角度分析,我们建议:
机场、银行、高速、水泥行业作为稳健型配置的重点,建议超配。
电力行业、钢铁行业具有较强的防御性特征,但取得超额收益的能力较低,建议平配。
下一页:国金证券6月投资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