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财经证券 ·产业市场 ·时尚生活 ·CE读书 ·环球媒体 ·管理学院 ·中经论坛 ·短信 ·经济学人
 中国经济网首页 > 宏观经济 > 七宗"最" > 正文
 
"最痛苦的调控":长三角发展的引擎抑或包袱?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1月06日 10:43


    南京鼓励支持自住购房

    今年南京楼市的供应量将超过1500万平方米。市场需求可能在800万至900万平方米之间,供求比将达到历史新高

    南京市建委研究室主任、高级经济师陆玉龙表示:"政府明年将主要鼓励与支持自住购房,以调整开发商的供应结构"

    年末岁尾,南京掀起了土地出让高潮。业内人士称,这无疑是对未来市场的一种暗示。

    南京市国土局去年11月21日发布公告,一口气推出10幅江宁地块。12月以后,南京市国土局推出土地上市的节奏明显加快,又频繁推出3期土地出让公告。这就是说,在2005年的最后两个月,南京共计推出了10个公告,手笔不可谓不大。

    “相对浙江房地产市场门槛高、进入难度大,又缺乏大幅出让的土地而言,南京乃至整个江苏的地产市场还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远没有到饱和的程度。”李颖向记者分析:“江苏有相当数量的土地储备,这次的大量推出就是明证。一些二线城市处于刚刚发展起来的阶段,其房地产市场前景是相当乐观的。即使是无锡的房地产市场,也是仅从2003年刚开始发展起来,房价处于上升通道,这一趋势几年内应该不会发生变化。”

    即便如此,南京房地产市场内部依然存在土地供求上的矛盾。去年以来,南京市开发企业土地的投资比去年同期减少了近七成,土地开发面积也减少了三成。近期土地市场交易清淡,多数地块以底价成交,还出现少量地块流标现象。

    据分析,主要原因之一是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受银行提高对开发企业贷款门槛的影响,大多数开发企业已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加之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开发企业通过商品房销售回笼资金的速度也在减缓,大多数企业用于购买土地的资金不足;二是部分开发企业认为目前南京土地交易价格过高,在宏观调控阶段,不宜拿地。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南京市开发企业的土地投资比去年同期减少了近七成,土地开发面积也减少了三成。2005年前三季度,南京市支付土地购置费6.63亿元,同比下降66.2%;完成土地开发面积324.5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0.1%。

    2005年12月9日,针对去年以来一系列房地产新政后南京市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江苏省统计局发布报告指出,目前南京楼市供需矛盾突出,加之上海等长三角其他城市楼市调整的外延效应,开发商参与土地竞争的热度明显减退。

    目前,降价正成为南京市场的主旋律,尤其是部分新开楼盘的低价入市,直接对市场产生震动。据统计,南京房屋销售价格涨幅在去年4月一度高达12.9%,而这一数字到10月已跌至5.6%。2005年前三季度,南京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9.0%,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6.3%。

    南京市建委研究室主任、高级经济师陆玉龙对记者表示:“总体而言,去年房价下降比较明显,达到了宏观调控的效果,然而市中心楼盘由于地理位置优势和不可再生的特性,价格几乎没有下跌。同时,去年新盘大量上市,造成放量明显,于是在与往年相似的销售量下,去年显得去化率较低。”

    这一现象将延续到2006年。数据显示,今年南京全市商品房的上市量将新增878万平方米,其中包括已上市但未进行楼盘开发的未来商品房上市量,以及国土部门公示的预上市土地在今年的上市量。再加上目前上市待售的商品房面积624万平方米,今年南京楼市的供应量将超过1500万平方米。而在需求方面,去年前11个月南京共售出716万平方米,预计全年将维持在800万平方米左右。明年的拆迁力度有可能加大,因此市场需求可能在800万至900万平方米之间,供求比将达到历史新高1.6∶1。

    江苏省统计局报告分析2006年南京房价走势认为,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土地价格仍将继续上涨,并将带动房屋建造成本增加。

    不过,一些压制房价上涨的因素将持续存在,尤其是政策的滞后效应,使得政策的冲击波在短期内难以释放出来,加上短期内市场走势并不明朗,来年购房者持币观望的态度不会轻易改变。

    “政府方面,明年将主要鼓励与支持自住购房,以调整开发商的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陆玉龙预测。

1,2,3,4
 
来源: 国际金融报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 电话:010—83512266-808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