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财经证券 ·产业市场 ·时尚生活 ·CE读书 ·环球媒体 ·管理学院 ·中经论坛 ·短信 ·经济学人
 中国经济网首页 > 宏观经济 > 个人学术报告 > 正文
 
2006年中国消费品市场发展预测及对策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2月27日 11:11
中国人民大学流通研究中心 马龙龙 李智

    (三)多方合力推动价格演进,供需两旺促成价格的低位稳健走势。

    1、从压制CPI继续下滑的因素看。

    (1)在2005年3月以提息为代表的稳健货币政策和2005年7月以人民升值为代表的汇率政策驱动下,2006年我国消费品市场消费价格指数将承受来自货币层面的双重压力;如果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畅通,出现宏观经济增速回落,则2006年消费价格指数还将受到宏观经济“萧条”因素的抑制。

    (2)2006年国家将延续粮农直补政策,构建扶持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恩格尔系数也将继续下降,持续多年的粮食供不应求的局面将得到全面缓解,食品类产品价格将趋于低位稳定。

    (3)生产资料特别是能源、动力产品价格涨幅趋缓。全球范围内能源供应紧张和不良预期的缓解,使得能源、动力类生产资料价格已开始稳步下调;同时,连续7年的投资增长,将在未来三年内转化为较大的产能增量,从而全面提升生产资料供给,使多年居高不下的国内市场生产资料价格得到抑制。

    2、从推动CPI上攻的因素看。

    (1)成本推动性价格上涨压力依然存在。2005年国内市场水价上提、电煤价格放开、电价趋升、天然气价格调整等基础性原料或动力商品的价格上涨因素,以及国内外初级产品价格差异带来的输入因素,将全面传导到消费品市场。工资上涨的压力也正在形成。几乎可以肯定,目前还基本阻塞的生产资料到消费品的价格传导渠道2006年将得以疏通。

    (2)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等服务价格还存在升温空间。优质医疗机构和文教资源的供给不足,短期内难以得到彻底解决。伴随社会老龄化、大学教育普及化以及居民收入不断提升三大外部因素,服务需求却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再加上服务消费在消费者消费结构中比重的不断提升,2006年服务商品将和居住类商品一道充当价格上涨的主导动力。

    (3)房地产价格稳中趋升。2005年房地产投资增幅稳步回落,但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却逆势上涨8.8%,突破3000元/平米大关。进入2006年,住房消费的扩张、宏观调控中对土地和信贷的控制、土地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工业品价格上涨引发的房地产开发成本上升都将使房价获得进一步上涨的动力。

    综合上述,预计2006年CPI同比升幅将与2005年1.8%的水平基本看齐并略有下挫;在特定条件下,CPI同比升幅可能击穿1%的下限,但形成这种走势的概率约为25%;CPI同比升幅处于1.3%至1.8%的区间的可能性更大,从而形成超温和的涨势,推动消费品市场调节商品供求、优化商品结构、完善商品渠道。

    中国消费品市场发展政策建议

    由于消费需求扩张和消费结构升级已经成为当前消费品市场新一轮快速增长的根本动力,2006年政府出台的政策应当从引导和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促进需求结构升级和供给结构优化、兼顾总体价格水平和价格结构问题、改善消费品市场环境与秩序等方面来促进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一)引导和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1、改革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

    要扩大消费需求必须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增大国民收入向低收入居民再分配的比重。如在提高个人收入所得税起征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降低间接税率、提高低保标准等措施,提高城镇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再如在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延续粮农直补制度,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另外,还要继续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业人口转移。

    2、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提升农民收支能力。

    农村市场体系的完善应该是两个过程、两个市场的同步完善:一是农民获得现金收入的过程,即农产品销售市场的完善;二是农民完成消费支出的过程,即工业品销售市场的完善。要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的收支能力,必须通过切实有效的政策手段双管齐下打造客观适用的两层次农村市场体系。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倾向。

    为抑制居民消费倾向持续下降,政府应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覆盖面,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适当发展社会福利,并要大力发展保险业,不断提高居民即期消费的信心。

1,2,3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 电话:010—83512266-808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