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财经证券 ·产业市场 ·时尚生活 ·CE读书 ·环球媒体 ·管理学院 ·中经论坛 ·短信 ·经济学人
 中国经济网首页 > 宏观经济 > 个人学术报告 > 正文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06年中国经济发展十大趋势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1月20日 13:26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部副主任 祝宝良
    一、现实经济低于潜在经济增长水平,GDP有望增长8.8%

    从潜在经济增长能力看,一个经济体的经济潜在增长水平是由自然资源、资本积累、劳动力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以及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配置和使用效率决定的。从决定潜力经济增长的几个因素看,2006年,我国资本积累的速度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不会慢于改革开放以来平均3%的水平,潜在生产能力在9.5%左右,与改革开放26年的潜在增长水平基本接近。因此,国内支持经济增长的供给能力更加宽松,煤电油运的紧张状况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从现实经济增长因素看,2006年,国际国内有利于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因素很多。

    首先,2006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据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预测,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与2005年大体持平,增长4.3%左右,世界贸易增长率略高于2005年,达到7.6%。国际金融市场有望保持基本稳定,跨国直接投资还将继续回升,有利于我国保持对外贸易的继续增长和稳定外商投资规模。同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各国普遍看好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发展对华关系、加强对华合作的意愿不断增强,有利于我国掌握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主动权。当然,世界经济发展明显不平衡、石油价格继续高位徘徊、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等也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挑战。但总的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是机遇大于挑战。

    其次,近年来,农村综合改革取得进展,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成效,国有资产和金融监管体制逐步健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进展平稳,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重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改革和结构升级引导的内生经济增长活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形成了城镇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企业自主投资能力提升、就业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的良性循环。

    再次,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渠道有较大扩张空间。当然,我国经济发展也出现一些新问题,部分加工工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将明显加剧,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日渐突出,贸易顺差过大,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小幅升值对各行业的影响需要逐步消化;国际石油和其它初级产品价格高涨对部分行业的成本推动影响显现。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的影响,2006年中国经济将承接2002年以来的发展势头,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国民经济有望增长8.8%左右,我国的经济增长周期仍处于繁荣阶段。

    二、社会总供求关系有所改善,物价水平小幅回升

    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是社会总供求平衡状况变化的反映。社会总供求平衡状况变化通常用实际经济增长率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差率来反映。2002年以来,我国潜在经济增长速度与实际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一致,因此我国没有出现1988-1989年和1992-1993年那样的需求拉动型大幅度通货膨胀。由于我国的生产要素没有在各个部门得到有效均衡的配置,在总体经济供求基本平衡的情况下,一些部门产能过剩的同时伴随着另外一些部门需求过剩,表现在粮食、矿产资源价格大幅度上升,制造业产品价格下跌,但总的看,2003年以来我国的总体价格上涨比较温和,属于成本推动型和结构型。

    2006年,我国加工工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呈现出潜在生产能力大于实际经济增长速度的格局,工业消费品价格基本稳定,总体价格水平不会大幅度回升。同时,也不会出现通货紧缩的局面。

    首先,2005年以来粮价走低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会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2006年全年粮食产量达到2005年9600亿斤的水平难度较大,当年粮食供求仍会出现缺口,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也会对市场粮价形成支撑,粮食价格走低的状况会有所改变。

    其次,国家完善促进资源性产品有效利用的价格机制,理顺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会增加其下游产品的生产成本,抬高部分生产资料产品的价格。

    第三,服务价格仍将是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我国一些重要的服务价格如教育、医疗、药品等属于政府控制价格或政府指导价格,其价格上涨的压力并未充分释放。未来一段时间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将会利用价格上涨压力不大的有利时机,适当调高一些服务价格,化解成本上涨和供给紧张的压力。第四,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会拉动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归根结蒂是货币现象,近几个月来,货币供应量M2保持17%以上的较快增速,根据货币供应量与名义收入和价格的关系,当前货币增速加快,将对未来几个月的价格上涨形成支撑。预计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左右,涨幅比2005年提高1个百分点。

    三、经济增长对就业带动作用增强,就业压力持续不减

    2005年12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仍然维持在4.2%,与2004年底持平。2005年,一个百分点GDP拉动就业约120万人,就业弹性明显提高。

    2006年,下岗人员的数量会有所下降,但就业总量压力持续不减。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1200万,其中高校毕业生390万,中职毕业生270万,当年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210万,复转军人70余万含裁军20万  ,农转非人员260万,而且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将不断增加,对我国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估计2006年新增就业岗位约为900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约500万人,城镇失业人员总量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4.6%。

    四、外汇储备增长减缓,人民币升值趋势不会改变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平稳实施,为2005和2006两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人民币汇率向合理、均衡水平过渡奠定了基础。

    国际收支理论、资产市场理论与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关于汇率决定的主要理论。首先,从购买力评价看,自1994年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约为9%,是美国的3倍,通货膨胀率和美国基本一致,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大大高于美国,这意味着和美元相比,人民币的购买力已大大提高,中美之间的相对购买力需要调整,目前的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确被低估。

    其次,从国际收支看,国内外汇明显供大于求,外汇储备规模过大。2006年货物贸易收支顺差在2005年接近1000亿美元的基础上仍将维持在1000亿美元,直接投资项目仍将保持较大顺差,达到500亿美元左右,到2006年底,中国外汇储备在将2005年增加约2000亿美元的基础上再增加1500亿美元左右,达到9500亿美元。

    第三,从资产市场理论看,美国已进入一轮加息周期之中,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连续第13次以0.25个百分点的幅度上调利率,到2005年12月底联邦基金利率达到了4.25%,为四年来的最高水平,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压力有所缓解。综合以上各方面影响,2006年,人民币既有升值的压力,也有缓解的因素,但人民币升值趋势不会改变。

    五、消费需求平稳增长,消费结构继续升级

    积极扩大内需、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和基本立足点,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然要求。2006年消费需求保持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首先,农民收入连续两年保持较快增长,农村消费结构稳步升级。2005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4年增长6%的基础上增长5.8%左右,农民收入连续两年呈现较快增长,对于改变农民收入预期,扩大消费支出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农村以家用电器为主的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已由沿海扩展到越来越多的内陆地区。

    其次,城市居民收入继续有较大增加,中等收入阶层消费呈现增加趋势。2006年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800元到提高1500元,公务员工资结构调整将提高公职人员收入水平,有利于扩大中等群体的收入,挖掘他们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潜力。

    第三,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有助于扩大即期消费。国家财政支出更加注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教育乱收费、看病难、看病贵等出台了较为严厉的制止措施,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制,在中西部地区推出义务教育免费政策。随着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和人性化设计,居民对未来预期不断看好,消费需求将不断释放。

    2006年消费增长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一是受高油价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汽车和住房消费难以重现旺市。二是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预计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实际增长11%左右,服务性消费回升,总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近年来消费和投资增长背离的状况将有所好转。

1,2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 电话:010—83512266-808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