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财经证券 ·产业市场 ·时尚生活 ·CE读书 ·环球媒体 ·管理学院 ·中经论坛 ·短信 ·经济学人
 中国经济网首页 > 宏观经济 > 评论 > 正文
 
易宪容容易吗?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5年12月26日 15:11
王红茹


    易宪容的评论,几乎每个标题都能给读者强烈的刺激:《买房警惕利率风险别成了买房的奴隶》、《对房地产市场政府应更有作为》、《房地产暴利为何得不到调整》、《中国房地产商为什么获得暴利》、《房价成本为何如此神秘》等。因为他写文章观点过于犀利,许多人一直喜欢把易宪容看成勇士,觉得他就像堂吉诃德那样的斗士,是为广大民众说话的,是敢于直面强势开发商而体恤弱势购房人的。

    因为易宪容一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为低房价鼓与呼的这种坚持,他成了一些房地产开发商眼中不受欢迎的人,更有甚者,在网站上经常有人公开威胁说要出多少钱要买他的人头。很多热心的朋友给他打电话让他注意安全,对此,他都一笑置之,“我的人头重要吗?我一点都不怕。1999年、2000年时因为股市都有人说要把我杀掉。他们杀我干吗?杀了我也要把自己搭进去,再说我也没有多少价值。我只是多让大家多思考一些问题,同时把我自己思考的东西告诉大家,这就够了。”

    现实点说,社科院不乏奇才异士,易宪容在那里实在不能算是个什么人物;在金融领域里,易宪容也不能算有特殊贡献与造诣的。可就是这样一个在学术界并没有唱得很响的人,却成为经济学界为数很少的被老百姓认可和接纳的人。很多人都说他是无心插柳,冒然打到了火热的房地产界,而且房地产界本来专家就寥寥无几,能与开发商唱反调的就更是少之又少,易宪容歪打正着,正好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缺;也有人说,易宪容是早有预谋,是在房地产业里有心栽花的人,是个彻底的商人:当别人还没有看到一类商品的市场前景时,他会果断出手,结果会赚个盆满钵满,一夜暴富;他不光收获了名利,同时还将流行于广大民众中的看空与泡沫等呼声与情绪加以转化,变成自己的一套学说到处去宣扬与炫耀。

    对这两种看法,易宪容都不置可否,和记者谈到这个问题,依然露出他经典式的笑容:“我没觉得自己有名,也没觉得自己有利,只要活得快活就够了。那些反对意见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只是从自己知识分子的道德良心、从学者的角度来思考这些问题而已,没有想到别人对我评价怎样。我生活的座右铭是无功、无名、无利。最快乐的是看自己喜欢看的书,找几个好朋友聊聊天,说说话,每天都快活地生活着。”

    老实说,在一定程度上,易宪容的口音阻碍了他更好地表达自己,他对我说了几次“快活地生活着”我才听明白。虽然他的普通话一时间让人很难适应,但是,正是那种朴实不带任何官腔的语言,有时候会让人感动不已,而且他习惯于在话语间隙不时爆发出朗朗的笑声,使人觉得他说话时的声音总是保持着轻松和愉快,这与他犀利的评论风格形成了鲜明对照。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归根到底,易宪容的成功是他能站在社会整体利益为老百姓说话,并且坚持了这种信念。今天的他成了大众名人,但身份的改变并不能改变他做人的信念,他说他这辈子都会一直坚持这样做下去,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改变而改变性情,该说的还是要说,该指出的还是要指出,该批评的还是要批评,该坚持的还是要坚持,即使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观念也不会改变。

    附记:

    本来是向易宪容约稿,但他告诉我,这段时间忙得几乎没有时间坐下来写自己的体会和心得,日程早已是安排地满满的了,每天要从一个地方“飘”到另一个地方,我只好代为写之。当我问他这种“飘”来“飘”去的感觉好不好时,他正经地告诉我:“我飘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是想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观念、自己的看法带给一些人,让他们知道如何从社会整体的利益角度来思考我们身边遇到的一些事,告诉大家社会上哪些是伤害、不利的事情,让大家去思考、分析。”

    在记者和易宪容谈话间隙,他的电话铃声一直就没停止,使得采访被打断好几次,和记者说再见的功夫,又有电话就打进来了,易宪容陷入了另一番忙碌……

1,2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中国经济网业务拓展部 电话:010—83512266-8089、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