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页 > 宏观经济 > 灰色地带 > 正文
判决书10处原告变被告 公检法人员低素质背后(图)

2005年09月20日 13:12
卜云彤
 
 

 
                                   公安民警演练抓捕罪犯战术

    所以,对不合格的公检法执法人员很难办,目前个别市县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执法人员可以独立办案。要把他们都推到社会上去不现实,都安排到本单位行政后勤部门也要不了那么多的人,何况行政后勤部门本身也有年轻化、专业化的问题。要把他们全部养起来,海南这样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还拿不出那么多的钱。特别是一些40多岁的执法人员,他们已经从事专业工作多年,年龄偏大,但离退休年龄还远,他们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潜力和业务能力提高的空间十分有限,要让他们调整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可能迟迟也不能入门。他们的"再就业"的能力很弱,可能下岗就意味着要"失业"。

    省公安厅一位科长说,前两年海南某县有一个民警,神经有点问题,不适合从事公安工作了,几年都解决不了,在执法时闹了不少笑话。后来省公安厅长亲自几次下去和县领导协商,好不容易才把他调了出去。前两年公安系统曾把一些民警剥离出来,进行离岗培训,并说过要淘汰5%的不合格民警,但后来还是陆续让他们上岗了。

    海南省公安厅曾实行过力度较大的人员分流,但后来又陆续建立戒毒所、看守所等来安置他们,其中仅省强制戒毒所就安置了30名机关分流人员。

    海口市中级法院对此也曾想了一些方法,比如把审判工作过程分解,让不能独立审判的法官去做庭审的前期工作,也算是发挥各自的特长,也让这些"富余"人员有了一个合适的去处。

    海南省公安厅一位处级干部说:目前的一个困难是,一些不合格人员占据了编制,新的大学生、研究生却没有办法进来,不能从事专业工作,造成人才的空置和浪费。 

 
                                      海南中级人民法院门口

    海南政法系统的一位部门领导说,海南的公检法队伍还具有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一些特征。因为经济发展不够快,大学生就业难,为了保证本地大学生的就业,省组织人事部门规定,公检法部门不能招录内地大学生,只能招录内地的业务骨干。但因为海南目前待遇低,内地的业务骨干不愿意来,最近海南省检察院、海口市检察院向内地招录主诉检察官都招不满人数。同样,因为海南待遇低,收入只及内地发达地区的二分之一或几分之一,本地一些在名牌大学就读的毕业生不愿意回海南工作,他们纷纷想方设法在北京、上海或福建、广东等地谋职。

    这样就造成恶性循环,内地和本地的优秀人才均不愿意到海南工作,招收的本地人才相当部分质量一般,因为由于国家照顾偏远地区,他们上大学时的考试分数就比别人少一大截,入学后又没有及时迎头赶上或超过别人,他们上岗后相当部分在相当时间内还迟迟不能担当重任、挑起大梁,不能尽快地从总体上提高本单位和本部门的业务工作水平,加之海南的队伍素质的基础本来就不够高,这样使得一些部门的工作质量不少方面就一直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

    虽然海南这几年加大培训力度,公检法工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过渡期加上不发达地区的特点,这就使得海南目前暂时难以摆脱政法队伍的人才困局。

1,2,3,4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