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检验检疫局实施“强局兴检”战略纪实

2009年08月25日 10:52   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脚步铿锵踏征程

  ——湖北检验检疫局实施“强局兴检”战略纪实

  编者按:“大局”与“强局”一字之差,内涵却有深刻的变化。大是基础,核心在强。历史长河浩浩荡荡,建设大而强的中部检验检疫局,是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更是湖北检验检疫人站在新起点作出的必然选择。

  2008年5月21日,在湖北检验检疫局,全体干部职工端坐在会议室内,等待着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

  只见国家质检总局有关领导、人事司相关负责人和一位高高大大、和颜悦色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大家立刻全体起立,鼓掌热烈欢迎。原来,这位高大的男子就是他们的新“班长”。就在这一天,湖北局新一届党组宣告成立。

  “就进出口业务量而言,湖北局算不上大局。业务量的大小是客观环境决定的,而强弱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得以实现的。我们虽然在业务量上面不是一个大局,但我们可以建设一个强局。”总局领导一段铿锵有力的话描绘出了湖北检验检疫事业的希望和明天。

  是目标,是方向,是鞭策,是鼓舞。国家质检总局领导的指示,让湖北局“新班子”获得了前进的巨大力量。湖北局党组认真学习了总局领导在湖北局处级以上干部会上的讲话,并提出:“打造中部强局、振兴湖北检验检疫事业”的阶段性目标;今年5月,湖北局党组再次作出了“践行科学发展观,实施‘强局兴检’”的决定。

  “破茧”之路何在

  素有“楚中第一繁盛处”之称的江城武汉,见证了湖北检验检疫事业80年的风雨历程。

  1929年5月1日,汉口商检机构正式成立。正是从那时起,商检机构在全国已增至5家,华中地区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才终于有了自己的归宿。当时,与上海、天津、广州、重庆商检机构比肩而立的汉口商检局,先后开验棉花、桐油、猪鬃、肠衣、茶叶等商品。

  数十年的风风雨雨中,湖北检验检疫事业与历史同行、与时代同步,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稳健:

  ——1949年武汉解放,汉口商检局更名为武汉商品检验局,人员也由成立之初的48人增至133人。

  ——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1980年武汉商品检验局收归中央建制,并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武汉进出口商品检验局”。

  ——1998年“三检合一”后,再次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长期的历练,奠定了湖北检验检疫大局、强局的基础:机构建设不断壮大、业务量逐年攀升不断创新高,仅2008年共完成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96638批,货值76.9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16%和47.14%;检管模式创新迈大步,分类管理、抽批检验、型式试验加抽批检验和工厂监管等方式把住产品质量关;“大通关”建设较好地适应了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目前全省已有154家企业实施直通放行;检测实力持续增强,全局设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区域性中心实验室10个,拥有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等各类先进检测仪器设备1300多台(件);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结硕果,湖北检验检疫局几度被评为湖北省级最佳文明单位,三峡办被团中央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

  然而,沿着改革开放春风吹拂的道路,湖北检验检疫事业在向纵深发展的同时,也正在不可避免地与沿海兄弟单位的距离越拉越大。而在中部检验检疫局间一种不上不下的“夹缝”之痛,更是让湖北检验检疫人如缚茧中。“一是受主观上即改革开放理念和发展理念的约束。计划经济时代,湖北特别是武汉基础较好,汽车、钢铁、化工、造船等产业都是‘大家伙’。所以,面对改革开放紧迫感就会少一点,解放思想也相对慢一点。二是受客观上即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武汉虽然很早就是通商港口,但随着长江上不断建桥,目前在湖北境内只能进5000吨的船,很多大船被拒之门外,这就增加了运输单位成本。”正如新“班长”所言,中部地区最大的不足就是发展不够,最短的短腿就是解放思想不够。这些,在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成了制约检验检疫事业发展的瓶颈。

  “破茧”之路何在?“化蝶”的旋律如何奏响?

  “国家质检总局党组给我们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派来‘班长’,这将会给湖北局带来改革开放的观念和解放思想的理念。”新“班长”承载了湖北检验检疫人太多的期盼。人们希望,新“班长”能充分发挥东部沿海的资源优势,把解放思想的好思路、开拓进取的好观念带到湖北来,进一步推动湖北检验检疫事业持续发展。

  踏歌而行目标明

  武汉拥有钢铁、汽车、光电子、化工、冶金、纺织、造船、医药等完整的工业体系,一直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凭借全方位的实力,武汉被认为是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动机。同样,与地方经济尤其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湖北检验检疫局,也被寄予为中部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助力的厚望。

  承载着历史的责任和使命,一次深刻的变迁踏着时代的足音到来——全力实现打造中部强局的目标,从国家质检总局的战略布局,进入湖北局党组的决策层面。

  2008年5月21日,在湖北局班子任命会上,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支树平作出了“湖北局的同志们要有奋发图强的精神,把湖北检验检疫事业进一步振兴,实现强局兴检目标”的重大指示;2008年9月10日,国务院批准了《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搭建了湖北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平台;同时,沿海地区产业加速向中部地区转移,大型企业、大型项目加速推进,龙头企业、优势产业集群快速形成,推动湖北外向型经济快速增长。

  这一切,为湖北检验检疫事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最大、最难得的历史机遇。面对湖北检验检疫事业要在更高台阶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现实,湖北局党组作出了“强局兴检”的决定。

  理念怎么才能升华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发展的“三板斧”首先砍向哪里?

  一时间,党组会一个接一个,各种业务研讨会一台接一台。分析历史和现状,探讨优势和劣势,所有人都沉浸在使命感和责任感带来的亢奋情绪中,在一次次“头脑风暴”中,在一场场观点交锋中,寻找、确定“强局兴检”的思路与方法。

  而作为湖北检验检疫局新“班长”的陈建东,更是发挥表率作用,作风务实,深入基层。他和其他五位局领导的行踪几乎遍布基层,从丹江口的水产养殖基地,到荆州的氨基酸生产基地,从襄樊的工业企业到随州的经济开发区,到处都有他们调研的足迹。

  2008年10月开始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给湖北局进一步理清思路、上下统一思想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广阔的平台。在这场解放思想的大讨论中和整改落实的大行动中,湖北局找到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那就是,要把加强进出口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服务对外贸易和地方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以加快实施人才强检、以质取胜、科技兴检“三大战略”,深化业务、干部人事制度、企事业单位“三项改革”和夯实基础建设为重要抓手,以推行“三位一体”为先导,以文明创建和党建创先为载体,着力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加快事业发展。

  过往数十年的拼搏,一路走过来的奋斗历程,为湖北局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做好了厚实的铺垫,积聚了巨大的能量。在“强局兴检”这场持续创新的实践中,湖北局党组进一步确立了中、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经过3至5年的努力,力争在机构建设方面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方便进出;在队伍建设方面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业务建设方面要突出特色、做出亮点,坚持走在中部前列,力争检验检疫业务覆盖率、检出率年年有新提高;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要突出重点、调整结构、完善装备,提升检测能力和实力。

  ——力争3年内综合检测能力居中部之先,农药兽药残留检测能力达到先进国家同类实验室水平,努力打造科技强局。

  ——在和谐机关建设方面要加强引导,宣传典型,弘扬正气,培养合力,形成群策群力促进发展的氛围。在综合管理方面要完善工作质量投诉和处理机制,力争2009年全同推行ISO9000体系管理,并取得质量管理注册认证。

  循着这一思路,湖北局在建设中部强局的道路上踏歌而行。

  强局形象初露

  水产业是江汉平原地区乃至整个湖北省的农业大项,在出口创汇、解决农村人口就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人形象的称湖北水产品出口是一篇“水华章”,其中之意不言自明。

  在“强局兴检”的道路上,“水华章”就像一扇“南风窗”,生动地展示着湖北局在切实加强进出口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积极支持扩大农产品出口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检验检疫部门的有效监管和全面指导下,湖北省出口水产品加工企业的HACCP体系持续改进完善,小龙虾制品在实现出口平稳增长的同时,质量安全保持稳定,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良好声誉。

  然而,市场如水,企业如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没有任何企业能在谋取生存之后,就高枕无忧。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这一外部忧患尚未平息之际,内部危机又进一步将湖北水产品出口企业推向了风口浪尖。今年5月,仙桃局相继从水产品中检出致病菌“李斯特”。这对于主要依靠出口贸易的水产业而言,无疑是下了一张死亡判决书!

  订单日期逼近、产品质量告急,企业苦苦探查却找不到问题所在。仙桃局的同志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年来苦心帮扶企业一步步做大做强,怎能让它们就这样倒下?!“一定要想办法帮企业渡过难关!”陈建东的指示掷地有声。

  一声令下,仙桃局快速反应。经过长达数周的走访、排查、实验和分析,问题终于浮出水面——因为蒸煮不够“李斯特”没有被彻底杀死,加上生产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才导致了病菌的大面积犯发!

  然而,面对这样的推断,企业方面却不以为然。一方面,有的企业认为蒸煮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只会影响车间的“出品率”,而对杀菌作用不大;另一方面,企业对自己的蒸汽设备和蒸煮工艺盲目自信,认为不存在问题;更重要的是:蒸汽设备和蒸煮车间的改造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没有确切证据表明蒸煮有问题,没有哪家企业愿意冒这样的风险。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仙桃局财务科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湖北局给我们批的热分布测试仪已经到了!早在2008年底,陈建东上任伊始,就抽空到仙桃检查水产监管工作。他在了解了仙桃局辖区监管状况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后强调:“要提高执法水平,必须以先进的技术手段为依托,加大科技投入,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并当即责令有关部门,拨付资金,帮仙桃局购置热分布测试仪,切实保证水产品监管的有效性。可以说,湖北局领导当初的高屋建瓴和求真务实,帮仙桃局解决了眼前监管中的大难题。

  事实胜于雄辩!热分布测试仪带来科学的证据,让所有企业心悦诚服,纷纷上门求助,表达整改的决心。检验检疫人员更是不厌其烦,根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指导企业改造蒸汽设备、安装压力阀、疏通蒸汽管道、变换气口朝向,运用先进的设备帮助其反复测试蒸煮温度。

  很快,一批批新的检测报告出来了,结果令人惊喜而欣慰:“李斯特”终于消灭了!检验检疫人员用事实证实了自己的专业水平,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帮企业化解了危机。

  在“振兴”这一重大课题下,做好“水华章”只是湖北检验检疫人“强局兴检”的强力引擎之一。从全面落实国家质检总局与湖北省政府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到全力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从着力提高内部执行力和行政执法水平到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湖北检验检疫人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他们的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正在结出累累硕果。

  人们看到,“强局兴检”提振了信心、提振了士气,带来了连锁效应:今年1至6月,全省共完成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37421批,货值28.9亿美元;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战役中,先后投入520多万元做好相应防控物质储备。截至8月15日,累计完成276架次入境航班、23717人次的检疫工作;在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中,上半年对全省出口食品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共完成176个养蜂备案基地和85个小龙虾备案产区的现场监管,对16家出口水生动物养殖场和42家备案饲料生产企业进行了年审,对136家出口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了清理。基础建设不断加强,上半年共完成申报2010年度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湖北省各类科研制标项目64项,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湖北省市各类科研制标立项16项……

  与此同时,一幕幕检验检疫不遗余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动人场景,正在连续上演……

  机电处针对冠捷显示科技出口批次多等实际情况,在该公司推行无纸化报检试点,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降低企业成本。

  化矿处、轻纺处等帮助企业积极应对欧盟REACH等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免费为163家出口企业1315个化学物质完成了预注册工作。

  湖北局随州办事处围绕建好“香菇之乡”、“专用汽车之都”和“中国光谷随州基地”这些重点,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出台十项措施促进辖区支柱产业增长……

  伴随“强局兴检”快速行进的脚步,湖北检验检疫人不但把握了机遇,更创造了机遇。因为,一个中部强局的形象已初露。

(责任编辑:裴崇颖)

精彩图片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