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工业基地通过自主创新焕发勃勃生机_经验篇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8 >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 > 经验篇 > 正文
 
东北老工业基地通过自主创新焕发勃勃生机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8年01月09日 16:06
黄明 董玲


    续写"当代《师说》"

    ——辽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故事

    为了迅速改变我国大型机械装备制造的落后状况,这些企业把目光瞄准了西方发达国家,恭恭敬敬地拜巨人为师,渐渐学有所成。而如今,很多企业开始与"老师"同台竞技,而且屡屡超越"老师"

    辽宁,素有中国"装备部"之称,之所以有如此美誉,是因为那些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骨干作用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沈阳机床集团公司、北方重工集团公司、鼓风机集团公司、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有限公司、大连机床集团公司、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瓦房店轴承集团公司等。

    正是这一个个举足轻重的企业,承担起装备中国的重任,也使众多外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不敢妄自尊大。

    然而,在10年、20年前,这些企业几乎没有一家能够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抗衡。为了迅速改变我国大型机械装备制造的落后状况,这些企业把目光瞄准了西方发达国家,恭恭敬敬地拜巨人为师,渐渐学有所成。而如今,很多企业开始与"老师"同台竞技,而且屡屡超越"老师",续写了"当代《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

    改革开放,国门打开,国人看到的是西方的发达,相比之下,是自己的落后。

    1997年~1998年,正是沈阳机床集团公司最困难之时,可是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却做出了一个超出常人想象的决策:出资130万美元、抽调30名技术人员到生产制造数控机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德国,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他们不为自己落后而气馁,低下头,谦虚地拜师学艺。

    此举收获颇大,派出的30人,之后全部成为沈阳机床中层以上领导和技术负责人。

    沈阳机床惊人之举一个接一个:在数控机床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领域,聘请德国机床领域著名专家、德国鲁尔大学原校长迈斯伯格教授作为技术顾问;在工艺制造技术领域,聘请德国沙尔曼公司原负责工艺制造技术的主任工程师托尼,以提升沈阳机床现有产品的工艺制造水平;在产品设计领域,聘请日本著名机床设计专家池田先生,并组建"池田工作室"。

    纵观现在已可与世界技术先进企业相抗衡的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公司、大连机床集团公司、北方重工集团公司、沈阳鼓风机集团公司等,都有与沈阳机床有着相同的经历。

    2003年,以生产制造大型冶金成套装备著名的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将大功率风力发电成套设备确定为重点发展项目。为高起点进入风电领域,他们先后出资从德国、奥地利引进了当代世界风电主流机型的先进技术——1.5兆瓦变速变桨双馈恒频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增速机技术、风电设备电控技术;1989年,原沈阳重型机械厂、现北方重工集团公司从法国阿尔斯通引进双进双出磨煤机技术;大连机床集团公司结合不同产品,大量派出人员到并购企业研修、学习,已累计派出570人次。同时,先后与德国、日本、韩国、美国、瑞士等国家组建合资公司8个,迅速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这些企业的可贵之处是不拘泥于"老师"的传授,而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再创新。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公司从国外引进的风力发电制造技术,不包括试验台装置。然而,风力发电机组多安装在山上,不仅安装不易,维修也不易。风电机组要求有3级风就可以运行,17级风不能刮倒;需要连续运行,对停机时间要求很低。因此,对风电机组的可靠性就必须进行试验。大连重工的工程技术人员根据风电机组的可靠性要求,研制出了关键装置增速机试验台、风机试验台。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增速机试验台还实现了电能的循环使用,是试验装置的一大创新。

    而大连机床集团公司加快消化吸收,实行二次集合创新,实现了国产立、卧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组专机床、柔性加工系统和出口高速车床的产品技术升级。

    弟子不必不如师

    "拜巨人为师的目的,是为了与巨人同行,尽快将自己跻身于世界数控机床制造大国的行列。"沈阳机床集团公司董事长陈惠仁说。经过几年的学习,昔日的"学生"进步了,可以与老师"合作共事"了。

    2004年,沈阳机床与德国制造领域知名研究所——柏林工业大学IPK研究所签署协议,在机床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开展合作。2006年,沈阳机床先后派遣50名工程师赴德国,与德国著名的R+P机床设计院、德国西门子公司联合开发龙门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高速卧式加工中心等13个系列高档数控机床产品,这些产品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有3款产品参加了2007年第十届北京国际机床展,获得一致好评。

    2005年,大连机床集团公司通过了美国和欧洲主流经销商的严格验收,其数控机床开始批量进入了发达国家市场。

    北方重工集团公司成了双进双出磨煤机市场外国公司的强劲对手。他们1989年时从法国阿尔斯通引进了双进双出磨煤机技术,产品也生产出来了,然而由于价格较高,没有企业愿意用,这项技术一"睡"8年。1996年时,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于廷伟担当起设计师的担子,带领5名技术人员开始了艰苦的国产化设计改造工作。半年后,新的国产化双进双出磨煤机设计方案出台了,经测算价格只是国外产品的三分之一。相同的技术、低廉的价格、优质的服务,在国内招标中屡战屡胜。美国的福斯特·惠勒公司、斯维达拉公司及德国的巴高克等世界知名大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被彻底打破,如今,这项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70%,而国外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只剩10%。不仅如此,北方重工还把产品成套卖给了美国。

    逐渐强大起来的"学生"甚至对"老师"有点"不恭"了。

    2007年7月27日,北方重工董事长耿洪臣在德国斯图加特市与德国维尔特控股公司/法国NFM公司共同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北方重工以绝对控股方式成功并购德国维尔特控股公司/法国NFM公司;2004年10月29日,沈阳机床与德国马格德堡法院清算人签订了全资收购有140多年机床生产历史的希思公司全部资产的法律文件。此后,沈阳机床在大型数控机床领域有了一席之地;大连机床集团公司并购美国英格索尔2个子公司(全资),并购控股1个德国公司。

    昔日的"学生"把"老师"纳入到自己"麾下",辽宁老工业基地再展雄风。(记者顾威)

    企业动力的源泉

    ——吉林长春客车股份公司开展技术创新纪实

    长客从合同签约到正式出车,前后不到两年半的时间,就基本构建了堪与世界水平相提并论的200㎞/h动车组制造的技术平台,走完了国外制造商历经几十年才走完的高速历程

    在过去的50年里,奔驰在全国7.5万公里铁路线上的4万余辆客运列车中,有2.7万辆是由长春客车股份公司制造的。

    在市场竞争的新形势下,在全国11个城市在建地铁项目中的9个城市夺标,惟有长客。

    能走出国门,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和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等世界一流企业合作,其中与阿尔斯通公司共同取得60列480辆200km/h动车组订单,并已在2007年"4·18"大提速中率先交付5列使用,无疑也凸显了长客的实力。

    从1995年出口伊朗217辆城轨客车起,至今包括出口朝鲜、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的城轨车已达1400辆,创汇额达12亿美元。

    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靠什么?答案是技术创新使企业充满活力。
 
来源:工人日报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