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8日从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了解到,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发生已近两个月,但海监执法人员最新监视监测发现,B、C平台仍有溢油出现,污染海域面积... [详细]
    近日,河北乐亭近160户养殖户发现养殖的扇贝等海产品大面积的死亡,扇贝苗死亡率高达70%。该协会预计损失达3.5亿元,目前养殖户已计划自筹资金聘请律... [详细]
事故企业

  王宜林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国海油)是1982年2月15日成立的国家石油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国家石油公司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

图示
    

事故“接二连三”
    

  对于海上石油巨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来说,近期频发的几起事故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011年7月12日:中海油绥中36-1油田平台故障 全油田生产关断

  12日1时30分,中海油绥中36-1油田中心平台中控发生故障,全油田生产关断,流程泄压火炬头排出的气体瞬时带出的原油落海。 

  据介绍,事故发生后,现场立即动用应急资源进行处理。初步估算,溢油量大约0.1至0.15立方米,在事发海域发现1平方公里油膜分布。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应急程序已经启动。 【详细】

  2011年7月11日:中海油惠州炼厂发生爆炸

  11日凌晨4时左右,今天凌晨04:10,大亚湾石化区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油分公司运行三部400单元的重整生成油塔底泵机械密封泄漏着火。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截止9点,事故现场明火已扑灭,无人员伤亡,无油品泄露。 【详细】

  2011年6月:中海油渤海油田发生漏油事故

  6月17日,北海分局又接到在油田附近巡视的中国海监船报告,发现C 平台及附近海域大量溢油。随后康菲公司报告,蓬莱19-3油田C平台C20井在钻井作业中发生小型井涌事故。

  10日,国家海洋局海洋环保司、中国海监总队和北海分局有关监管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再次登检蓬莱19—3油田发生溢油事故的B平台和C平台,发现C平台仍有少量油花溢出,并根据10日卫星遥感信息,在B、C平台附近再次出现油带,且经进一步海底探测发现,B平台附近海域仍有可能发生溢油的迹象。 【详细】

  曾多次发生事故

  近年来,海上石油勘探开发进程加快,2010年中海油宣布,当年该公司海洋石油产量达到5000万吨,形成了一个"海上大庆"。但同时一些污染事件也随之开始升级,只是由于石油行业的垄断性和企业避而不谈,而不被外人所知。

时间 事故情况
2011年6月4日起 渤海湾发生渗漏,附近海面出现油膜,目前渗漏点已经得到控制。
2011年5月13日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接到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报告,该公司在渤中34-1北区块实施钻井作业的南海一号钻井平台发生溢油事故。
2011年4月22日 中海油公布位于渤海湾的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发生故障,导致“渤中28-2南”等四个自营油田关闭,涉及日产量约3.9万桶。以其去年原油日产量约7.2万桶计算,停产油田日产量相当于整体日产量5.4%。
2010年海南 中海油的内部员工透露,当时华能要在海南建个电站,电站需要在海边建个码头,码头正好和中海油的管道重合,按图去挖的时候把中海油的管道挖裂,由此发生漏油事故。
2009年9月 中海油旗下海南福山油田一个月内发生两次漏油事故,油田输送油管发生渗漏,对附近的一个小水库造成污染,还对当地一村庄的200亩水田造成了污染。
2007年前后 当地养殖企业反映曾经出现过比较严重的油污污染事件。在海滩捡拾的是块状的油污,这应该是原油,而不是船舶柴油泄漏造成的。

发展模式遭到拷问
    

  中海油坐拥渤海湾、南海西部、南海东部和东海四大海上产油区,渤海海域面积7.3万平方公里,其中可勘探矿区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是目前中国海上最大的油田,也是全国第二大原油生产基地,总资源量在120亿方左右,仅次于大庆油田。

  快速扩张引发阵痛 安全隐患日益明显

  近几年,对于急于扩张的中海油而言,开足马力、加大生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年产5000万吨油当量的“海上大庆”计划,但由此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随之日益明显。中海油一名内部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海上作业平台,还是陆上炼化项目都面临着非常大的生产压力,这也一定程度加大了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集团的产量计划决定了各条战线不得不加大生产,每个环节的产量都被紧密跟踪,公司内部因此还下发了保产保量的文件。”

 

 外资合作起争议 渤海湾石油遭瓜分

  中海油为加大海上油田的开发,大量资源采用国际招标,不断引入国外石油公司参与合作,中国近海的油气资源也遭到了外资企业的瓜分,而对于中海油无需承担作业风险,在获得外企开采技术经验的同时又享受一半的石油权益的合作模式也让不少业内人士提出了质疑。多家家外资企业已经获得了渤海湾区域的石油开采权,其中包括康菲石油、菲利普斯、雪佛龙、科麦奇、德士古、阿帕奇、加拿大王朝能源、EDC等国际能源企业,甚至一些名气尚小的外资企业。

 

  深海技术并不成熟 海陆扩张恐双受阻

  在调任中石化之前,中海油前总经理傅成玉就对外宣称,到2020年,中海油要在近海海域保持5000万吨稳产基础上,在深水地区实现新的突破,再建设一个5000万吨的大油田。但与其他国际石油公司专业化路线不同的是,中海油选择的是多领域发展,业务也十分庞杂,这也势必会在管理层面埋下隐患。同时,中海油的海洋开发能力仍严重不足,目前主要集中于300米以内的海域。按国际通行的看法,只有在300米以上才被称为深水,超过这一水深则视为深海。目前,中海油在深水船队、配套装备等方面还是空白,其要想在近段时间内从300米水深跨入3000米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说:“中海油深海开发的技术并不成熟,一旦发生事故,后果更难控制”。

  到2020年,中海油要在近海海域保持5000万吨稳产基础上,在深水地区实 现新的突破,再建设一个5000万吨的大油田。在未来5年内,中海油还将投入3500多亿元用于中国海域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其中200多亿元将用于深水大型装备建设。

国际漏油事件
    美国西北部蒙大拿州一条原油输送管道1日晚破裂,十余万升石油流入黄石河,迫使数以百计居民撤离。油管已关闭,然而,石油乘着大水继续漂向下游,可能流入密苏里河 [详细]
     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湾租用的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发生爆炸,导致大量石油泄漏,酿成一场经济和环境惨剧。美国政府证实,此次漏油事故超过了1989年阿拉斯加埃克森公司瓦尔迪兹油轮的泄漏事件,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漏油事故。  [详细]
    2007年11月 装载4700吨重油的俄罗斯油轮“伏尔加石油139”号在刻赤海峡遭遇狂风,解体沉没,3000多吨重油泄漏,致出事海域遭严重污染。  [详细]
    2007年年底,韩国忠清南道泰安郡西北海域发生韩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起原油泄漏事故。泄漏的原油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给养殖业、旅游业等带来严重打击。虽然在各方努力下受污染海域和海滩的油污得到迅速清理,但这次事故所留的隐患,以及未得到妥善解决的损失赔偿等问题,至今仍是当地居民心中之痛。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