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 产业市场 > 专题频道 > 2007 > 林权改革 > 观点评论 > 正文
 
如何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7月10日 13:4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出台之后,福建、江西、辽宁、浙江四省率先推进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本期邀请四省重点林改县的领导谈谈他们的体会,共同探讨如何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希望他们的做法能给各地以参考和借鉴。

    以配套改革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

    福建永安市委书记  江兴禄

    林业现代产权制度如何建立?林业如何可持续发展?永安市在不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积极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实现了林权改革效应的最大化。

    永安市位于闽中偏西,全市“九山半水半分田”,森林覆盖率83.2%,居福建省首位,农民人均竹林面积居全国之首,是中国笋竹之乡、中国竹子之乡和我国南方48个重点林区县(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为发展地方经济、解决“三农”问题,永安市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持续探索。

    1998年,永安市洪田村在没有任何先例可借鉴的情况下,把土地承包责任制引入林地,同年11月率先突破集体林经营管理机制屏障,实现“分山到户”。洪田村的林改经验为永安市推进林改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2003年8月,永安市全面启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并于2004年5月率先通过全省林改工作验收。之后,永安市又针对林改后农民的新需求和新问题,大胆探索,逐步形成比较成熟的配套改革思路,于2006年7月全面铺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11项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林改成果,盘活了永安市最具发展优势的林业资源。

    永安市林改始终围绕“明晰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展开和深化,历经明晰产权、产权流通和综合配套三个阶段,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

    在明晰产权阶段,按照调查摸底、制定方案、外业勘测、确权发证四个步骤,全面落实林权发换证工作,做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实现“还山于民”。在产权流通阶段,建立全国首家林业要素市场,为林权流转、交易与抵押提供平台,促进了资源盘活,改变了以往林木只有到采伐时才能变现的状况,并率先开展林权证抵押贷款试点,把资源变成资产,把林权证变成“储蓄卡”。在配套改革阶段,通过率先全面铺开完善林业保护体系建设、探索林木采伐管理新模式、拓展林业要素市场交易平台等11项深化林改综合配套工作,着手解决“分山后怎么办”即林改后林业经营、资源保护、产业发展和林区社会保障等问题,发挥林改的最大效应。

    在林改过程中,永安市始终注重体现民意、集中民智、聚合民力。坚持还山、还权、还利于民,根据不同的林情,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不搞一刀切。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无论采取哪种改革模式,都由村民民主讨论决定,决不横加干涉,决不包办代替。

    永安市林改有效调整了林区生产关系,其产生的巨大效应已超出了林业本身的范畴,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初步解决了“农民增收难、集体经济收入难、富余劳动力就业难、林业可持续发展难”等突出问题,带来了“三增、三活、三变”的可喜变化。

    ————“三增”,即林农增收、村财增加、社会增效。永安市林竹产业每年可吸纳农村劳动力近6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60%以上;2006年永安农民人均林业收入251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2%。通过改革,村级集体从林地使用费和现有林承包经营分成以及林木转让价款中,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2006年永安市各村共收取林地使用费2046万元,年均每个村近10万元。

    ————“三活”,即机制激活、资源盘活、产业搞活。通过林改催生了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的林业合作组织体系、林业投融资体系等一系列新的发展与服务体系,组建各种林业专业协会255个,其中村级协会覆盖面达100%。通过林改初步形成了资源培育————林竹加工————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永安市速生丰产林、竹林总面积已分别突破100万亩,林业产值已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的增幅。

    ————“三变”,即林农观念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干群关系转变。林改后林农投入意识、经营意识、管护意识都明显转变,耕山育林积极性高涨,2004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林业14.27亿元。同时,林农自发成立群众性护林联防组织,林业由原来集体单一保护转变成社会的、系统性的网络保护。

    深化改革  促农增收

    浙江临安市委书记  邵  毅

    如何挖掘林业的多种功能,促进农民增收?临安市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发展,以发展促保护,以保护兴发展,实现了林业增效、农民增收。    

    临安市地处浙江省杭州市的西郊,是“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竹子之乡”、浙江省重点林区市。改革开放以来,临安市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加快了兴林富民的步伐。

    从2000年开始,临安市按照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的要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了延长山林承包期、核发《林权证》工作,进一步明晰产权主体,搞活经营机制,规范流转交易。截至2006年底,全市共发放《林权证》7.4万本,涉及470个村、6.3万户,占应发农户的94.5%。在改革实践中,临安市着重抓好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领导,完善政策。为全面推进林改,在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基础上,临安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扶持资金,用于竹笋、山核桃等林业产业的发展;每年配套投入345万元补偿资金,用于118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同时,取消对林业生产经营者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林农负担,为林改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各乡镇、村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稳步推进改革,不搞一刀切。在坚持延长山林承包期的基础上,对人口有变动的,实行“减人不减山、增人补山林”的办法。对群众自发种植山林的,采取划定范围、上山估产、投票定价、优先承包的方法,确保种植人的利益,做到发展生产力与坚持集体所有相统一。

    三是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编制林改工作程序、山林界址踏界规范、山林权属争议调处程序等具体操作细则,明确确权办法以及确权后林权证申请、审核、勘查、公示、颁证、建档等六个步骤的条件和期限。市、乡镇、村三级始终坚持只组织不干预、只引导不拍板、只协调不做主的工作原则,把林改决定权充分交给群众。

    四是加强保护,夯实基础。实施百万亩生态公益林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森林可持续经营试验示范工程等5项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对林木采伐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实行林木伐前的作业设计和伐后检验检尺。加强源头管理,推行林木采伐公示制,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林木采伐的监督。

    林权制度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临安市林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3年的378元增加到2006年的8011元,增长了20多倍,取得了明显成效。

    ————转变了生产经营方式。通过林改,农民的生产经营观念从当初的“掠夺式经营”向“可持续经营”转变,生产方式从单一的资源开发向多元化的林业综合开发转变,农民增收的渠道更加广阔。

    ————优化了森林资源配置。通过林改,构建了林权流转平台,促进了林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吸引了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向林业集聚,使林业经营开始从资源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变。到目前为止,全市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流转的山林面积达到40多万亩,占山林总面积的10%以上。

    ————促进了林业科技创新。通过林改,加快了林业科技创新进程,林农依靠科技实现了增产增收。例如,雷笋早出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全市雷竹覆盖面积从原来的300多亩发展到目前的6万亩,竹笋经济效益提高近10倍,为临安市农民增收20亿元以上。

    ———改善了生态。通过林改,广大林农得到了实惠,生态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森林生态得到持续有效改善。据2005年森林资源调查统计,全市林木总蓄积量858.9万立方米,比1983年增加345万立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76.55%,比1983年提高了12.45个百分点。

    盘活林业资源  发展集约经营

    辽宁宽甸县委书记  卢秉宇

    宽甸满族自治县通过一系列措施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实现“生态受保护,产业得发展,农民得实惠”的目标,进行了积极探索。

    

    宽甸满族自治县地处辽东半岛,全县林业用地面积741万亩,其中集体林面积707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44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8%,是辽宁省重点林区县之一。

    近几年来,宽甸满族自治县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努力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县完成集体林权改革面积466万亩,占应改面积的71%。通过实践,宽甸满族自治县总结了以下经验。

    深化林改,必须充分相信群众,尊重民意。在改革过程中,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有力地推进了林改的顺利开展。

    深化林改,必须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在林改工作中,宽甸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集体林权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县林改工作的组织、指导、督查和检查验收工作。县政府与各乡镇,各乡镇与各村组逐级签订了林改工作责任状,实行林改工作与各级领导干部政绩和工资奖金挂钩,严格考核,奖罚分明。

    深化林改,必须切实做到公开、公正、公平。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要坚持依法改革,严防改革中的徇私舞弊、违法违规行为;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对改革的内容、程序、方法、结果全部公开,阳光操作,确保广大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改革质量和改革成果。

    深化林改,必须切实做好配套措施改革。林改的目的是实现资源增量、生态增效、农民增收,为此,宽甸县委、县政府在改革配套措施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

    一是建立市场,盘活资源。2006年宽甸满族自治县林业要素市场管理中心成立,集信息发布、林权交易、林权登记、林权抵押贷款、中介服务为一体。

    二是合作经营,集约管理。

    2006年,县林业局在双山子镇四平村十组批准成立了全省首家林农家庭合作林场。坚持“自愿入场、产权独立、合作采育、责权平等、收益分成”的原则,全组29户、124人全部加入合作林场,林场总面积4510亩,林木蓄积26000立方米。林场实行农户代表会议制度,民主选举产生林场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林场管理工作。

    三是政策配套,扶持到位。

    县政府每年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对荒山造林和县级“绿色通道”栽植红松、板栗低产园改造等给予经济补贴。

    创建兴林富民的长效机制

    江西武宁县委书记  董金寿


    武宁县农民高兴地领到了林权证。    


    针对林农“抱着金饭碗没饭吃”的问题,武宁县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创新资源保护机制,拓展经营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建立兴林富民的长效机制。

    武宁县地处赣西北,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全县林地面积37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4.1%。2004年以来,武宁县坚持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来抓,林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共发放林权证5.9万本,分山到户率达95%。

    在林改过程中,武宁县成立了由县、乡、村三级书记任组长的三级林改工作领导小组,派出了21个林改工作指导组深入乡村督导林改,并把林改纳入全县目标管理考评,实行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制。同时,坚持做到“林权民有、林利民享、林改民定”,对林改后税费的减免、林地流转、林木采伐指标分配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列入村务公开,实行“阳光操作”,接受群众监督。  

    林改使林农成为真正的“受益者”。林改后,林农的税费负担从原来占销售额的63%下降到了10%。打破了木竹垄断经营,让林权所有者自主销售木竹,林农的收入大幅度提高。2006年,林农卖一方木材要比林改前净增300元,一根毛竹净增8元,仅木竹销售,林农增收达3603.2万元,人均增收126元,占当年增收总额的51.9%。

    为了使林农的利益得到长期保障,武宁县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实施配套改革,积极探索兴林富民的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产权交易中心。开展了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转让、买卖业务,启动了林权证抵押贷款业务,使林权证的功能进一步放大,最大限度保证林农的处置权和收益权的实现。二是创新资源保护机制。加大了村组林业防火、防盗、防病虫害体系建设力度,成立了各种护林协会,充分调动广大农户管林、护林的积极性,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三是促进林业部门职能转变。林改后,林业部门职权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服务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现在林农把林业工作站称为“服务站”、“信息站”、“技术站”。四是规范采伐管理。在限额采伐的前提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对林木采伐指标实行农户申报、村级汇总、林业部门审核,经两榜公示后发证,并做到定山场、定树种、定数量。

    林改引发的绿色革命给武宁林区和林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广大林农护林、造林、管林的积极性高涨,纷纷“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把承包山当责任田经营”。

    武宁县将继续发扬山水资源优势,深化林权制度配套改革,走出一条科学兴林、和谐发展的新路子,力争到2010年,林业总产值达10亿元,来自林业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超过40%。


    为解决林农造林资金难问题,福建省永安市开展了以林权证抵押贷款的配套改革。图为造林大户在永安市林权流转交易中心办理抵押贷款手续。

 
来源:经济日报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